作者 | 醉酒大鯊魚
文章來源 | 格隆匯樓市
樓市支持的步調,有了一致性。
官宣降稅
近期,國家稅務總局在12366納稅服務平臺上針對房貸抵扣個稅的問題做了回答——
無論是存量住房貸款置換,還是商業貸款轉住房公積金貸款,只要是住房仍為同一套以及“二套轉首套”,可享受個人所得稅房貸利息專項附加扣除。
簡單來說就是個稅抵扣的限制放寬了。
在這之前,雖然根據《關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及《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大家購買住房商業貸款不再區分首套、二套住房,前面的存量房貸降息過程中,大家也進行了“房貸置換”,但因為個稅抵扣規定,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
這就導致有的人換房后,或者轉貸后,就無法享受到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福利。
現在,國家稅務總局的答復,直接消除了這些問題。
對于有換房需求,或者已經置換過住房的群體來說,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每年最高可抵稅1.2萬元,20年累計抵稅額度可以達到24萬元。
這不僅減少房貸的部分利息支出,減輕有房群體的房貸壓力,大家也增加一部分可支配的收入用于消費,間接拉動如今的消費局面。
而“二套轉首套可享房貸利息專項附加扣除”也是“強化政策取向一致性”最直接的體現。
上周五(4月25日)的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多重利好信號,對很多具體政策也有明確的部署方向。
比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使用,適時降準降息、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等。
針對房地產方向的也不例外,要做什么相應工作,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比如加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力有序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
更重要的是會議還提到了一點“強化政策取向一致性”,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各個政策落地的過程中,要保持政策的方向、目標和效果具備一致性,避免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相互沖突,到最后政策執行無所適從的情況。
其實這個2023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就已經提出,現在是繼續強調。
從這兩年的各項政策落地的情況來看,已經逐步提高了整體的規劃性,跨部門的協作以及社會各界的參與。
那么房地產領域相關的一系列政策,一致性以及貫通性也會更明確,那些一邊加油門,一邊踩剎車的情況,也會大大減少。
持續合力
雖然20年最高的累計額度才24萬,還是抵扣個稅的額度,看上去的意義不大,但蚊子腿也是肉,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給大家釋放的是一種信心。
一方面,對樓市而言,“二套轉首套”可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個稅專項扣除和 “認房不認貸” 等政策相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有助于穩定大家的預期,向市場釋放更多的信心,間接推動大家去置換二套房,釋放改善性需求。
所以,二套轉首套后享受房貸利息扣除,能夠有效降低個稅負擔,同時也是在鼓勵“賣一買一”或貸款置換,推動市場活躍。
另一方面,政策力度雖然不猛,但對市場來說,是樓市加碼加力持續性釋放政策利好的體現。
若市場效果不如預期,還會有更多的利好陸陸續續落地。
最明顯的,周五的會議結束后,四川省就發布了通知,全省統一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對四川的購房群體來說,降低了稅率的標準就相當于降低了契稅的交易稅費,降低了購房成本。
再往前看,是福建廈門對房票進行了升級,允許除了購買房源庫內的新房、安置房外,也可購買住宅、店面、辦公、車位、通用廠房類型的二手房;江蘇無錫取消商品房限售以及廢除新房價格備案;山東青島則是出臺“低月供”的住房貸款金融產品,最長可前10年僅歸還利息。
所以,對樓市而言,密集的支持政策會進一步優化。
而每個地方的政策,大多數都起到了明顯的促進效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降幅收窄,3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回升到93.96。
這些顯示出的就是市場的部分信心恢復。
所以,總的來說,哪個城市房地產缺乏信心動力,哪個城市的支持就加碼,并且會加到市場有實質性的反應為止。
PS:如果覺得這些市場最新的信息對你有價值,歡迎關注@格隆匯樓市,不定期帶你探索樓市更多最新的動態。
作者觀點,不代表格隆匯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