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藝涯
翻開《上海知青》雜志創刊二十周年楊育新專輯,才知道楊育新是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想當初,朋友介紹我去上海豫園參加一場數百人的聯歡會,我被舞臺上一個神采飛揚、熱情洋溢、出口成章、口若懸河、幽默風趣的節目主持人所吸引,他的主持使得臺下熱鬧非凡,全場沸騰起來,一打聽才知道他叫楊育新,經營著一家畫廊,我心里琢磨著我的個人演唱會就需要這樣的主持人,等聯歡會一結束后,我當即走到楊育新身邊說:“您主持節目可真棒,很接地氣,甚至超過電視臺專業節目主持人。”并向他發出了邀請,請他為我主持一場個人演唱會,他痛快爽朗的答應了。
楊育新與葉藝涯老師合影
我第一場個人演唱會是在上海文藝賓館舉辦的,在楊育新熱情飽滿的積極主持下,臺下掌聲一陣陣,演唱會一炮打響,我就來勁了,決定每年舉辦一場個人演唱會。連續舉辦了十場演唱會,被上海電視臺、東方電視臺、《新民晚報》、《青年報》、《上海文化報》、《勞動報》等新聞媒體報道后,我也因此獲得了國家一級音樂人才證和國家戲曲教授證,這與楊育新的主持風格有很大的關系。
楊育新和劉旦宅夫婦合影
楊育新主持錢君匋九旬藝術展,和著名演員喬奇一起合影
我以前只知道楊育新是老三屆上海去黑龍江插隊的知青,回滬后在豫園開了一個畫廊,業余愛好節目主持。沒想到這次看到一本《汲古齋傳奇》書后,才知道楊育新是個非同凡響的人物。
楊育新在上海中心主持中國收藏《上海宣言》簽約儀式
周慧珺為汲古齋題匾
楊育新雖然是上海人,卻有東北人的豪邁大氣性格,他回到上海創業碰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難,由于太過講義氣,被社會上的某些小人所利用,欺騙他,讓他踩了大坑,他花了數年的時間去打官司,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在面臨即將冤枉坐牢的情況下,他毅然四處奔波,積極找好律師為他洗清冤案,好不容易打贏了官司,家里又纏上了官司,他大哥病重在醫院治療臥床期間,其前妻和現女友的經濟矛盾官司需要他幫助,使得楊育新一直在打官司的路上奔波,弄得他精疲力竭,大傷元氣,成為他一生永遠的痛。這些官司都是經濟官司,都是為了金錢。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許多人都在為金錢而瘋狂,為了錢可以六親不認,為了錢可以出賣正義和良心,為了錢不認親情和友情,總之金錢是放在第一位的。殊不知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我們要把上天放在第一位,要敬畏上天,人才會有靈魂,有了靈魂的人才叫生命,沒有靈魂的人叫活死人,有了生命才能有健康,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都有養老金,只要健康在,金錢每個月自然來,所以金錢是放在最后一位的。
楊育新于智李勝素合影
楊育新是時代的弄潮兒,他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性格使然,在黑龍江插隊時常常會因為一句不入耳的話而大打出手,并為此拘留,他在社會上的大風大浪中經受多種磨難成長,學到了許多知識,掌握了社會經驗。初次見面時他戴著眼鏡、留著一頭烏黑的大背頭,儼然一副知識分子的模樣,但他卻只有初小文憑,是社會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楊育新陪同程十發參觀百佛園
戴敦邦參加元宵筆會
在主持葉藝涯京劇演唱會上,遇到一位伊朗粉絲
一個黑龍江知青回上海一步一個腳印的踏來,開畫廊成就了多少書畫家,程十發、吳青霞、高式熊、韓天衡、徐昌酩、陳佩秋、韓敏、顧振樂、李林昊、劉旦宅、戴敦邦、周慧珺、袁淡如、蔡國聲、陳國楨、劉小晴、王宏喜、周成、楊秋寶、王金海、俞存榮、桑仲元、蔣偉、蔡育賢、董元、葉劍尉、李平等等上海知名書畫家俱與汲古齋有緣。楊育新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道理,用心的打造畫廊,并為其取名叫“汲古齋”。汲古齋從起初的一個小小的畫廊成長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文化長廊,被稱為“北有榮寶齋,南有汲古齋”,這一路走來是多么地不易呀,汲古齋堅持二十多年每年元宵節舉辦書畫筆會,他熱心公益,不掙錢,樂于仗義疏財,僅在做文化品牌,這就是高瞻遠矚的格局。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要善于理解別人,包容別人,自強不息,楊育新能成為今天的大佬大咖正是應驗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槍打出頭鳥,楊育新也曾遭遇過被人嫉妒恨的時候,但他毅然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風景,過自己的生活,讓別人去說吧。他不是書畫家,但他能讓書畫家圍繞著他轉,他能成就書畫家,可見他的為人處世之人格魅力之道,他就是一個熱心的社會活動家和企業家。
2025年4月27日于上海靜思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