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聽到一首詩朗誦《別慌,六十歲而已》,深有同感,這個年紀就該享受生活,重燃初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論是品茗、下棋,還是寄情于山水間,暢游天下。
雖說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蘇軾卻是千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文豪,是中國文學史上公認的耀眼明星,他,才華橫溢,詩詞、散文、書畫樣樣精通,一生留下了無數(shù)經(jīng)典之作。
蘇軾還有一個令人折服的地方,就是其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以及豁達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他一生跌宕起伏,多次被貶,卻始終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能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好。
當春風掠過汴京宮闕,拂動黃州蓑衣,浸潤惠州荔枝樹時,獨具慧眼的蘇軾總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進而將自己在春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化作一首首或豪放灑脫,或婉約細膩的詩詞。
蘇軾貶官黃州期間,為了生計,他開墾東坡,修建雪堂,過上了自耕自種、自食其力的生活,日子雖然有些艱難,他依然不忘欣賞春日美景,并寫下一首《如夢令·春思》。詞作原文如下: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
這首詞的大意是:
黃州東坡的雪堂前,我親手種下桃樹、李樹,它們綠葉成蔭,青色小果綴滿枝頭。
簾外的百舌鳥,嘰嘰喳喳,剛到早上五點,便把我從春日睡夢中喚起。
仿佛在說,東坡居士,東坡居士,不要忘記去欣賞黃州小橋流水的美景啊。
蘇軾這首《如夢令·春思》是一首描寫自己在黃州東坡雪堂春日生活場景的小令。
整首詞開篇先寫自己的耕種生活,自己在雪堂前親手栽種了許多桃李一類的果樹,綠蔭叢中,掩映著數(shù)不盡的青果,豐收在望,既充滿美感,又給人以希望。
接著,寫自己悠然自適的生活狀態(tài),清晨,窗外百舌鳥婉轉啼叫,鳥鳴聲常常把自己從睡夢中攪醒,在這嘉樹四合、鳥雀啁啾的環(huán)境里,生活頗感有些愜意。
最后,借用百舌鳥的鳴叫聲,發(fā)出自己的心聲,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熱切向往。
全詞語言清新,自然流暢;句式超絕,筆法飄逸;寫景生動,描寫細膩;感情充沛,真摯深厚;言外有意,蘊藉深邃。
突出特點是言外有意,表面看來,這首詞創(chuàng)造了一種如同圖畫般的優(yōu)美境界,抒寫了自己對雪堂生活環(huán)境的懷戀和向往,但真實思想?yún)s在于排遣對仕途經(jīng)營的厭膩,只是沒有明說,甚至是只字未提,而是留下許多思索的余地和想象空間。
人世間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看上去很美,背后卻蘊藏著艱澀和苦難,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最能體會,既然無法苛求完美,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種花養(yǎng)草,閑看小橋流水,也是一種比較愜意的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