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unnyue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當小米SU7 Ultra以29.99萬起價刷新電動性能車門檻時,一輛掛著“羿馳”車標的兩門小跑突然在新能源賽道亮相。
4月26日,江鈴旗下新能源品牌羿馳01正式上市,以22.98萬的價格,將百公里加速2.9秒的純電跑車直接推進了主流消費市場。
這個曾靠全順物流車走遍中國的商用車巨頭,正用改裝廠般的野路子,在電動超跑領域上市了一個新款。
22.98萬,價格屠夫入場
22.98萬的定價,比預售價甚至低了3萬,比同級競品名爵Cyberster整整便宜10萬,更將百萬級的昊鉑SSR遠遠甩在身后。
這個數字有多震撼?
當下市場中,20萬級新能源車大多是家用SUV或緊湊型轎車,就連主打性價比的五菱繽果敞篷版,概念車階段就被預測售價超15萬,而江鈴直接讓合法上路的純電跑車來到了20萬。
翻開工信部備案信息,這輛由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生產的雙門小跑車并非“PPT產品”。
前后雙電機四驅系統、管陣式車架、1365公斤整備質量,這些硬核參數構成了它的性能骨架。
最讓車迷熱血的是,其0-100km/h加速時間鎖定2.9秒,這個成績不僅超越同價位所有車型,甚至比肩百萬級燃油超跑。
有業內人士戲稱:“以前20萬買電動車像買代步工具,現在突然能買到賽道入場券了。”
當多數新能源車企在冰箱彩電大沙發上內卷時,江鈴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520km續航看似中規中矩,卻配備30分鐘快充至80%的技術,配合中后置電池布局,讓它在賽道日的補能效率堪比燃油車加油。
正如一位改裝店老板所言:“這分明是把專業賽道玩具做成了量產車,還掛著合法牌照上路,以前想都不敢想。”
反卷設計:
當機械浪漫遇上電動時代
停在展廳的羿馳01,前臉采用封閉式格柵,搭配狹長的三角眼大燈,引擎蓋摒棄主流的蚌式設計,大膽采用前翻式開啟。
這個在經典跑車上才能見到的元素,讓整車瞬間擁有了機械時代的儀式感。
車尾的圓形尾燈自帶萌系屬性,卻暗藏玄機。
內部集成的電池散熱風道與底部巨大的擴散器裝置,宣告著這副可愛外表下藏著的賽道野心。
坐進駕駛艙,撲面而來的是對“駕駛本質”的致敬。
▲ 圖源:汽車之家
全液晶儀表簡潔顯示必要信息,三輻式平底方向盤保留實體按鍵,甚至連機械手剎都被固執的保留。
不同于新勢力推崇的大屏交互,這里的空調旋鈕、物理檔桿都在訴說一個理念:駕駛樂趣不需要被屏幕綁架。
最驚艷的是管陣式車架與鉻鉬鋼管車身,這種常見于拉力賽車的結構,讓車身重量比保時捷718還輕,配合前六后四活塞卡鉗、350mm大尺寸剎車盤,原廠狀態就能應對激烈操控。
工程師在底盤布局上讓電池組被安置在駕駛座后方,形成接近50:50的前后配重比,重心高度比保時捷GT3更低。
橫置推桿懸架、可調式穩定桿這些賽道級配置,讓這輛量產車具備了改裝車才有的調校潛力。
當年輕人愿意為純粹駕駛樂趣買單,市場是否存在被忽視的“性價比性能”需求?
數據顯示,其62%的訂單來自30歲以下用戶,超40%車主擁有改裝車或性能車駕駛經驗。
這意味著,江鈴不僅在賣一輛車,更在搭建一個“平民性能車”的生態。
原廠狀態滿足日常代步,輕度改裝即可下場賽道,這種“可玩度”正是Z世代的核心訴求。
行業分析師指出,羿馳01的意義遠超單品成功:它證明傳統車企的技術積累,在電動化時代能轉化為獨特優勢。
商用車巨頭,
從拉貨到“貼地飛行”
看到羿馳01,很難不聯想其背后的江鈴集團。
這個始于1947年南昌汽車保養廠的老牌車企,半個多世紀來一直是商用車領域的“隱形冠軍”。
從早期維修支援解放戰爭,到1958年造出第一輛“井岡山”牌汽車,再到80年代引入五十鈴技術打造經典輕卡,江鈴的發展史幾乎貫穿中國汽車工業從維修到制造、從引進到自主的全過程。
即便在新能源浪潮中,其生產的福特全順電動版仍是城市物流的主力車型,累計服務超3000萬件快遞運輸。
這樣的企業基因,讓羿馳01自帶“硬核實用主義”烙印。
當新勢力在智能座艙比拼屏幕數量時,江鈴選擇把成本砸在看不見的地方。
管陣式車架比傳統車身多耗費30%的研發成本,卻能帶來更高的抗扭剛度;
中后置電池布局增加了底盤設計難度,卻換來了更極致的操控性能。
這種“逆潮流”的選擇,恰似當年在商用車領域死磕可靠性的執著。
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中,A級車滲透率僅20.9%,競爭白熱化的家用市場早已紅海一片。
江鈴卻瞄準了看似小眾的性能車賽道,這里有小米SU7 Ultra打開的市場認知,有Z世代對駕駛樂趣的渴望,更有傳統車企難以復制的改裝文化。
就像當年五菱用宏光MINI EV激活微型車市場,江鈴試圖用“平民超跑”概念,在新能源高端化浪潮中開辟新藍海。
▲ 圖源:汽車之家
羿馳01的上市,正在引發連鎖反應。
電動化時代的性能車,是否必須堆砌奢華配置?
當新勢力依賴供應鏈整合打造“網紅產品”時,江鈴用商用車領域積累的制造經驗、底盤調校技術,加上新能源三電系統的自研能力,形成了“硬核產品力”的護城河。
這種“技術下沉”策略,或許會催生更多“平民級性能車”,讓電動化不再局限于家用場景,而是成為年輕人表達個性的新載體。
當市場從粗放增長轉向細分深耕,當年輕消費者拒絕“千車一面”,極致性價比的性能產品正在成為破局點。
就像當年福特T型車讓汽車走進千家萬戶,羿馳01或許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讓電動超跑不再是少數人的玩具,而是更多人觸手可及的駕駛夢想。
當秋名山的彎道上開始出現掛著“羿馳”車標的小跑,中國新能源車市的故事,才算真正翻開了關于“速度與激情”的新篇章。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