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未來 放飛夢想:傳承古韻風華、共筑文化校園——術仁國學第二屆校園文化節
河北新聞出版網訊:谷雨時節春意濃,近日,定興縣術仁國學學校的操場化身傳統文化市集,三十余個非遺體驗攤位如星辰散落,孩子們身著傳統服飾,手持德行幣穿梭其間,在晨光中開啟這場知行合一的文化盛宴。
隨著活動開始的一聲令響,各班攤位前瞬間成為德行幣流通的"黃金地帶"。草帽繪畫攤位前,孩子們以青綠山水為底,繪出祖國河山的層巒疊翠;扎染工坊里,素白絲巾在靛藍浸染間綻放出冰裂紋理;“花鈿醉”攤位前,少年們屏息凝神,將貝殼薄片鑲嵌成花鳥紋樣。最令師生稱奇的是漂漆扇制作,當桐油與顏料在清水中暈開斑斕,宣紙輕覆又倏然提起,一幅幅獨一無二的"水中丹青"引得驚嘆連連。
操場上洋溢著歡聲笑語。"東方糖匣"飄著冰糖葫蘆的甜香,小廚師們仔細熬制糖漿;"青團春禮"展臺碧玉般的團子整齊列隊,艾草清香沁人心脾;"掌中春"手串制作處,瑪瑙珠與流蘇在指尖流轉成韻。就連五子棋對弈區也圍滿觀眾,黑白落子間暗藏兵法謀略。書法長卷上墨香縈繞,十二生肖剪紙在陽光下投射精巧花影,國畫體驗區的牡丹圖漸次綻放。最驚艷的是"千面丹青"臉譜繪制,當戲曲油彩勾勒出忠奸善惡,忠義禮智信的種子悄然播撒。
三小時的文化盛宴,不僅是技藝的傳習,更是精神的滋養。孩子們在拓印漢磚紋樣時感受金石之力,在縫制中藥香囊時領悟醫道仁心,在成語接龍中品味文字精妙。當活動結束時,一件件手作作品收入德育成長檔案,而文化自信的種子,早已在少年心田悄然生根。
"讓每枚德行幣都丈量文化的深度,讓每次體驗都成為德育的活課堂。"這場融合非遺傳承與品德培育的文化盛宴,正以春風化雨之勢,在少年心田繪就文化自信的精神圖騰。暮春的暖風掠過窗欞剪紙,術仁學子以知行合一的方式,續寫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青春注腳。
通訊員:定興縣術仁國學學校 王亞迪
責任編輯:蔡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