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好,我是觀象知遠!
中美關稅大戰依然處于焦灼狀態,但李嘉誠的長和集團,面對媒體、相關部門的多次苦勸和警告,卻堅持還是要把巴拿馬港口出售給美國貝萊德財團,并沒有任何收手的想法。
4月份更是連出兩計,各種“聰明”操作,讓港媒《大公報》忍不住在五一假期三天內連續發文:
5月1日,《執迷不悟必將碰得頭破血流》
5月2日,《長和再不回頭,一定后悔莫及》
5月3日,《公道在人心,當思身后名》
為什么《大公報》如此氣憤和著急?就是因為李家為了盡快把這筆交易完成,并繞過監管,在操作上是越來越“奇計百出”了。
第一計 金蟬脫殼
李家雖然在表面上始終保持沉默,卻從來沒有表態要終止與美國貝萊德的交易。相反,他們在面對反壟斷調查時,先是想出了一招金蟬脫殼,要把這筆交易一分為二。
《華爾街日報》4月16日報道,長和出售海外港口將分拆為兩個交易進行。出售的43個碼頭中,長和把41個碼頭賣給一家意大利公司,而美方最感興趣的2個巴拿馬碼頭,還是賣給美國貝萊德。
但我們只要稍微深扒一下,就知道這一切都是“換馬甲”的障眼法。他們選中的這家意大公司叫TIL,隸屬于意大利船王阿蓬特家族旗下的地中海航運集團(MSC)。
而地中海航運集團(MSC),看似一家歐洲企業,但實際上早與貝萊德穿一條褲子,貝萊德旗下基金持有MSC大量股權。所以最后這43個碼頭,還是會全數落入貝萊德的手里。
李家想用“馬甲”打掩護,而意大利公司不過是美國資本的提線木偶。這種“脫殼術”連普通網民都騙不過,更何況國家的監管機構?
于是4月27日,國家市監總局回應:“我們高度關注有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準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我們總是說“字少事大”,市場監督局的表態就是這樣:
“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是讓李家休想采用“化整為零”的手段,把交易分成兩步,“長和-意大利TIL-美國貝萊德”這條路就被堵死了。
“未獲批準前不得實施集中”,長和的這筆交易,必須先接受國家審查和批準,未獲批準,就是無效和違規。
“承擔法律責任”,這是最后的警告,我們不僅有反壟斷法,還有國安法,只要違反相關法律,就可以對長和集團以及負責人做出處罰。
按理說,話都講到這份上了,李家應該收手了。但誰也沒想到,李家又出了一計。
第二計 做低成交價,低于反壟斷調查申報門檻
就在4月27日國家市監總局的表態后,長和集團竟然又生一計,做低成交價格。
根據《大公報》的報道,長和想把這筆交易分拆成‘資產包A’(美洲港口)和‘資產包B’(歐亞港口),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每一筆單項交易的規模都低于反壟斷調查申報門檻,以規避反壟斷審查。
但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獵人的眼睛,李家的這番極限操作,又被識破。
為了把港口賣給貝萊德,李家可以說是處心積慮,各種挖空心思鉆空子。所以,大公報才忍不住五一假期期間,連續三天發文批評長和,“面對重大的國家利益,不僅沒有擔當起應有的責任、立即停止交易,反而不斷變換花招蒙騙公眾”。
美國已經打了明牌,長和卻還要送“大禮”
之前我們分析過,長和這筆交易如果成功,就意味著美資財團控制了整個“太平洋─大西洋航運”的定價權;
更重要的是,美國已經是打了明牌,將會以“特別通行費條款”對中國的船只加征費用,按之前媒體曝光的方案,中國籍船舶進入美國港口時,單航次最高加收150萬美元停靠費。
也就是即使雙方沒有關稅,每次停靠碼頭的收費,也將把所有利潤上交給美國。
而隨著關稅戰的不斷升級,后續甚至可能出現禁止中國貨輪通行的情況。中國價值2.3萬億美元的海運貿易安全,將無險可守。
這場關稅戰,本來就是美國主動挑起,想要全方位阻止中國的發展。所以,如果被美國控制了巴拿馬港口這樣的關鍵戰略資產,必定會對中國痛下殺手。
所以,李家現在如此執迷不悟,非要通過各種小動作繞過審核,想盡辦法要完成這筆交易,相當于在“主動投敵”。正如《大公報》文中所說,在兩國“交戰”之際,任何一方都絕對不會容忍通敵、資敵者。
所以,國家市監總局的強硬表態,實在傳遞一個很清晰的信息:任何交易只要威脅到中國供應鏈的安全,絕不可能被放行。敢踏過紅線的人,必將頭破血流。
從3月份初這筆交易曝光,到4月份國家相關部門密集表態,已經整整兩個月了,該講的道理反反復復都已經說盡,李嘉誠以及長和集團如果再說“聽不見、弄不懂”,實在是自欺欺人。
作為曾經的華人首富,李嘉誠家族不缺錢,根據2025年最新數據,李嘉誠家族通過上市公司(如長實集團、長和集團)持有的股份估值約2700億人民幣,即使少了這筆與美國貝萊德的港口交易,李家依然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筆者認為,李嘉誠家族真正缺少的,并不是錢,而是缺少骨氣和愛國情懷,更沒有民族大義!
正如大公報文中所說,“長和及其負責人正置身歷史的十字路口,是繼續蓬勃發展,還是自甘日暮途窮,是流芳百世還是留下罵名,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李嘉誠家族應該明白“日暮途窮”這四個字的分量,繼續執迷不悟,不僅這筆交易完成不了,恐怕未來也會斷送李家的所有出路。
97歲的李嘉誠,究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還是"冥頑不靈、負隅頑抗",最后他會做哪種選擇?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