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賣有無人機
打螺絲有機器人
公交車也能自動駕駛
歡迎來到廣東“無人區”
不是,你以為廣東“真沒人”?
“握手、打招呼、說你好,都是最簡單的啦。”
“跑步、跳舞、前空翻,你來了包震撼的!”
深圳市眾擎機器人科技公司里,“90后”聯合創始人兼市場負責人姚淇元格外忙。約34平方米的展廳測試區域外側,圍住了一圈圈人。
姚淇元“掐指一算”——一天內,團隊最多接待過100波參觀團。
這么多人,都是奔著這臺機器人來的——
能跳“斧頭幫”舞蹈,能跑馬拉松,能優雅走路,還能前空翻。
??姚淇元介紹,PM01是全球第一個能前空翻的機器人,其運動的靈活性將能極大重塑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進入家庭生活,給人類提供養老照護服務,也許就能成為現實。
測試時,眾擎團隊通宵達旦,數不清熬了多少個夜;還未“出世”的PM01,更是在夜色中千姿百態地摔了無數次,直至穩穩落地的那一刻。
正值春耕季節,河源市柳城鎮下壩村萬綠智慧農場里滿目新綠,卻不見人的蹤影。
“現在田里的活都不用我們做的了!”農田邊上,智慧農場員工楊勇邊刷短視頻邊笑著說。
萬畝無人農場,種田就靠幾顆大腦。
農場主理人、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王鍵寬是一名“農四代”,從小就在田間地頭長大。
“新時代的農民,絕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職業?!边@位“新農人”認為,靠著一臺手機、一部電腦,在辦公室里就能夠種好田。
然而開展無人農場試驗之初,他遇到了重重困難。
“老百姓不愿意相信,無人機種地能夠種得比他好?!蓖蹑I寬回憶,直至他們下地考察后,發現無人機插秧勝過“幾十年的老師傅”,才得以信服。
如今,更多農民參與到無人農場運作中來,人不下地,產量增了、腰包漲了,成本還降了,農田效益越來越好。
??
在科技“無人區”創新創業的,還有一群港澳青年。
1999年出生的澳門“回歸寶寶”、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副秘書長譚家文,就是他們的“創業搭子”。
?地鐵三號線的早晚高峰,人潮擁擠。“擠擠三號線,他們就能直觀感受到廣州的‘人氣’!”這是許多廣州居民上下班的必經之路,也是譚家文帶領港澳青年認識廣州的“第一站”。
針對這些有志青年,譚家文和團隊會提供創業輔導、產業加速、創投融資等一站式服務,成為創業“陪跑者”,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內地市場。
2017年至今,該服務中心已成功孵化了500多家港澳企業,覆蓋科技創新、軟件開發、技術推廣、文化創意等領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機器人進廠打工、無人農場解放勞動力、人工智能輔助提高生產效率……正是因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在幕后忙活,才有了這樣的“美好現實”。
在姚淇元看來,所謂科技“無人區”,就是明知會摔得鼻青臉腫,還笑著往前沖的地方。靠著這股激情和勇氣,僅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平均年齡僅29歲的團隊,就解決了機器人前空翻這個世界難題。
王鍵寬記得,10年前,恩師袁隆平曾對自己說過,“年輕人從事農業,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他堅信不疑——“新農人”就是要敢想、敢闖、敢拼,用科技的力量去解放農民的雙手。
譚家文說,這正是大灣區迷人的地方——總能讓年輕人找到一片想闖的天地,在連接中不斷創造新的可能。
風急浪高,我自乘風破浪。
投身年輕事業的廣東青年們,選擇勇闖“無人區”,將別人眼里的“不靠譜”變成人生的“不設限”,重新定義未來的邊界。
來 源|南方+客戶端APP
編 輯|展 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