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的上海車展的熱度來看,國產新能源車依舊扮演的是主角,而且它也能反映出接下來市場的走向,毫無疑問未來選車肯定會以國產新能源車為主。目前,在當下的國內新能源市場,形成了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兩種陣營,傳統車企在銷量以及市占方面有巨大優勢,這其中以比亞迪和吉利為代表。在10萬級的產品陣營當中,兩個品牌都有優秀車型推出,在同級銷量靠前的車型就數吉利銀河星艦7 EM-i和比亞迪宋(參數丨圖片)Pro和宋PLUS系列了。
吉利星艦7 EM-i 基于GEA新能源專屬架構打造,搭載的是新一代雷神EM-i超級電混系統,這種專屬架構在開發的時候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它比油改電的車型布局更合理,而且在安全方面以及整體駕控表現上也有很大優勢。吉利星艦7 EM-i的售價區間為9.78-13.08萬元,很有性價比優勢,并且在五一前還能提前享置換補貼8000元。
比亞迪宋Pro和宋PLUS也是緊湊型SUV當中很有代表性的車,它雖然基于燃油車平臺升級而來,但是還是有很多技術上的優勢的。比亞迪宋Pro DM-i的售價區間為10.28-13.28萬元,比亞迪宋PLUS DM-i的價格就高出一些,價格區間為13.58-17.58萬元。接下來,我們就來對比一下三款車型誰更有優勢?
先看空間表現,三款車誰表現更好?
在看空間之前,我們先對比三者的車身尺寸,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長寬高分別為4740/1905/1685mm,軸距為2755mm;比亞迪宋Pro的長寬高分別為4735/1860/1710mm,軸距為2712mm;比亞迪宋PLUS的長寬高分別為4775/1890/1670mm,軸距為2765mm。可以看到在三款車型當中,比亞迪宋PLUS的車身塊頭最大,吉利銀河星艦7 EM-i次之,比亞迪宋Pro的車身尺寸要小一些。
不過,從實際 的空間反饋表現來看,吉利銀河星艦7 EM-i倒優勢明顯,有著84.3% 的高“得房率”,因為它采用新能源的原生架構打造,因此在開發初期會統籌空間上的合理性。比亞迪宋Pro和宋PLUS是基于燃油車平臺升級而來,因此后期加入電驅系統之后肯定會有空間利用率不夠高的情況。從實際的體驗來看,三款車的第二排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第二排確實有較大優勢,它的后排最大腿部空間達到了932mm,比亞迪宋PLUS為910mm,比亞迪宋Pro為882mm,可想而知原生架構在空間的利用率上確實有優勢。
在裝載空間方面,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后備箱容積為528L,在第二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它可以拓展至2065L;比亞迪宋PLUS的后備箱容積為574L,在第二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可以拓展至1440L;比亞迪宋Pro的后備箱容積為407L,在第二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可以拓展至1430L。
從整體的裝載空間來看,吉利銀河星艦7 EM-i在普通情況下可以比其它兩款車型多出至少兩個20寸的行李箱空間來,因此在全家出行的情況下,它會更實用,比如在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可以帶上更多當地的特產以及其它的隨身物品或者孩子喜歡的大件玩具。
此外,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如果碰到一些大件的物品,比如一些家用電器或者小的家具,銀河星艦7 EM-i都能裝下,甚至在幫助朋友搬家的時候還能比其它兩款車多裝下一些東西,很顯然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空間實用性確實強于另外兩個對手。
看駕控和安全表現,誰開出去更讓人放心?
說到駕控,又不得不說一下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原生架構,在開放和設計初期它就能做到可以更好的平衡前后車重比例,高速行車以及過彎道的時候車身更加穩定。吉利銀河星艦7 EM-i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和后E型四連桿獨立懸掛,并且采用鋁合金后轉向節,減輕了簧下質量。它的濾震性很好,前后都采用獨立懸掛的設計可以保證行駛時的舒適性,而且側向的支撐力強,高速過彎的時候可以保證車身穩定性,開出去讓人放心。
比亞迪宋Pro和宋PLUS的懸架也有不錯的表現,均采用前麥弗遜式前懸,宋Pro采用三連桿后懸架,宋PLUS采用和銀河星艦7 EM-i相同的E型四連桿獨立懸架。在懸架表現上,比亞迪宋Pro相比另外兩個競爭對手稍差一些,在高速工況下以及轉彎的時候的側向的支撐力不如其它兩款車型,濾震性也稍差一些。
當然,吉利銀河星艦7 EM-i還有材質的優勢,鋁合金轉向節讓它降低了簧下質量50%,因此它的表現比宋PLUS要好一些。所以,從綜合表現來看,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駕控表現是三款車型當中最好的。
好的駕控對安全的提升也是非常明顯的,因為高速行駛的時候車身更加穩定,而且在面對突然出現的鬼探頭情況能夠憑借出色的底盤積極應對,在極限的情況下也能保證車輛不失控,很顯然在三款車型當中,吉利銀河星艦7 EM-i在這種情況下表現最好,因為它的懸架極限更大。
既然說到了安全,我們就再來看看這三款車型在安全方面的整體表現。首先,吉利銀河星艦7 EM-i憑借新能源原生架構,可以在初期開發階段就把三電安全和整車安全進行很好的規劃,它也確實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采用了油電隔離設計,還有混動安全冗余專利技術,并搭配神盾短刀電池。解決了油電交叉安全問題、熱失控安全問題、電池防護安全問題、EV受限安全,讓人開開心心出行,安安全全回家。
當然了,比亞迪宋Pro和宋PLUS底盤上所帶來的安全表現雖然不及銀河星艦7 EM-i,但是它的電池安全很讓人放心,它們均搭載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和吉利的神盾短刀電池都是業內比較有代表性的電池。當然了,比亞迪宋Pro和宋PLUS的整車架構依舊是油車升級而來,它沒有吉利銀河星艦7 EM-i這種原生架構在三電的整合度上這種高規范度。
看智能化表現,三款車誰用起來更趁手?
目前的消費者對一臺車的智能化要求越來越高,吉利和比亞迪都很順應時勢,擁有領先的智能輔助駕駛,而且三款車均采用純視覺方案,為日常用車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在智能座艙方面,三款車也有很好的表現。我們首先看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表現,它搭載由魅族開發設計的Flyme Auto車機系統,正所謂是術業有專攻,專業手機團隊開發的車機系統對細節的掌握肯定會更好一些,而且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Flyme Auto系統可以實現車機端、手機端、云端三端無感融合,它支持HUAWEI Hicar、CarLink和FlymeLink,輕松實現手機和車機的無感聯動,這樣的話就可以直接把手機上的應用直接投到車機方,不管是刷短視頻或者觀影都有順暢的體驗,而且它的操作非常跟手,響應也比較快。
吉利銀河星艦7 EM- i支持雙音區交互,并且支持可見即可說、多指令并行、方言識別。它還支持遠程Ai控車,官方的名稱為Ai銀河精靈,這個配置非常實用,因為它能夠理解你的指令,也就是說它并不固定的執行某些設定好的指令,你可以拿手機給車機發送“我要出發,幫我備車”,它立即能理解你的需要,然后根據天氣情況判斷要不要打開空調或者座椅加熱或者通風等,上車就能有一個非常合適的使用狀態。此外,它還支持全域FOTA,后期升級非常方便,有好東西官方會及時推送。
比亞迪宋PLUS和宋Pro也有很好的車機表現,它們支持連續的語音對話,也支持可見即可說,打開車內的配置也非常的方便,體驗感也比較流暢。兩款車都是搭載比亞迪的自研DiLink車機系統,不像吉利的車機系統由專業做手機的團隊研發,而手機和車機又是一脈相承,在技術的滲透率上可能這種專業的團隊更擅長一些。
而且,我認為吉利銀河星艦7 EM- i在智能化方面的維度要大一些,比如這種手機和車機無感融合的功能是比亞迪的這兩款車型所沒有的。比亞迪宋Pro和宋PLUS同樣支持手機App控制,可以控制車內的空調、定位等,但是它不能像銀河星艦7 EM- i那樣采用Ai對話式的控制,這個對它來說還是有些難度。
看三款車的能耗表現,誰最能省?
在能耗表現上,三款車型都有不可思議的表現,在虧電的情況下,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油耗僅為3.75L/百公里(CLTC工況);比亞迪宋Pro DM-i的虧電油耗為3.79L/百公里(NEDC工況);比亞迪宋PLUS DM-i的虧電油耗為3.9L/百公里(NEDC工況)。
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原生新能源架構打造的車型在節能方面可以更有優勢,因為它可以做到將整個系統更集成化,而基于油改電平臺的車型可能就會多出一些復雜的線束或者程序,因而會造成一些能耗的損耗。不過,比亞迪宋系列的這兩款車型的表現確實不錯,雖然比銀河星艦7 EM-i的這兩款車型的油耗略高那么一點點,但是在同級別車型當中已經是很不錯的表現了。
總結
我們知道,比亞迪憑借著自身的影響力大殺四方,而且宋Pro和宋PLUS均是明星車型,因此它們兩個都有非常不錯的銷量,在同級別車型當中很有代表性。不過作為競爭對手的吉利銀河星艦7 EM-i倒是勁頭十足,推出后就成為了A級插電混動SUV新晉的熱門車型,上市4個月累計交付突破5萬臺。并且,從今天的對比來看,雖然吉利銀河星艦7 EM-i和比亞迪宋Pro是同一價格維度的車,但是它的產品力卻保持了領先;即便是對比價格高出一個維度的宋PLUS DM-i,銀河星艦7 EM-i依舊有產品上的優勢。所以,如果你考慮一臺A級新能源SUV,吉利銀河星艦7 EM-i是一款不可錯過的好車,值得到店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