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人生真善美
宋鴻雁
人生是一本大書,每個人都在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
我已記不清是從什么時候拿起筆,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記得青蔥年華在蘭州大學醫學院就讀時,5年求學歷程,課余時間我將醫學院圖書館里的書讀得差不多了。不光是醫學類書籍,還有社會科學類、文學類、音樂類、美術類等圖書。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五花八門的圖書,給我插上矯健的翅膀,讓我在知識的天空自由飛翔。
腳步不能到達的地方,讀書可以。閱讀,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展了知識體系,豐富了人生閱歷。大學畢業時,我特招到部隊醫療機構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軍醫。工作之余,除過閱讀,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寫下來,幾年時間,積累的文稿也有厚厚一摞。這些文稿被我鎖在抽屜里,就像保管日記一樣,唯恐被人發現。
當時部隊有本文學雜志《西北軍事文學》,封面和內文都讓我著迷。看到《西北軍事文學》的征稿啟事,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將我寫的小文《葦花輕揚》投了出去。沒過多久,我接到了編輯老師的電話,說文字不錯,打算采用。欣喜、激動一齊涌上我的心頭,我簡直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著新一期的《西北軍事文學》出刊。終于樣刊寄來了,是2003年第2期(出刊100期紀念)的《西北軍事文學》,我的文章和姓名端端正正地呈現在文學期刊上。
夜深人靜時寫下的文字,變成了印刷字,出現在全國和全軍都有影響力的刊物上。一時之間,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位有文采的女軍醫,在《西北軍事文學》上發表作品。《葦花輕揚》是我發表的第一篇散文處女作,可以說我的寫作是從部隊開始的,是從《西北軍事文學》啟航的。
時光的腳步從不停歇,歲月的年輪從不固守。屈指算來,利用業余時間寫作也有二十年了。我是這樣不急不緩,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當然,除過文學作品,業務工作也要往上走。在解放軍某醫院進修時,和帶教老師共同撰寫的學術論文《鼻腔異物長期誤診分析1例》,刊登在2004年第1期的《中華現代耳鼻喉雜志》上。冠以“中華”字樣的專業學術期刊,內行都知道其含金量。剛開始領導和同事們還擔心我業余時間寫作,會影響本職工作。現在看來,不但沒有影響,而且還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主動申請回到地方工作。丁亥年年底,我轉業到西安市某區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工作。面對工作環境的變化和工作崗位的調整,我需要積極適應和成長。乙未年,在編輯《城市化在未央》(衛生篇)一書中,我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撰寫《舊貌換新顏——未央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紀實》,跟未央區文聯和作家協會的老師們聯系的多一些。他們看過我的文字后,積極邀請我加入未央區作家協會。就這樣,我慢慢地接觸到未央區和西安市的文化圈子。
我不再把自己業余時間寫的文字壓箱底了,而是擇優投給一些報紙和雜志,發表了《書香陪伴孩子成長》《最憶永壽槐花香》等。隨著發表量的增多,我很快成為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在日常工作中,因為我曾經分管過婦幼工作,所以總有人向我咨詢婦幼保健和育兒方面的知識。看到有這么多的年輕父母、小朋友們渴求這方面的知識,我就萌發了要寫一本書,一本可以解答年輕父母和小朋友們關于成長發育的書。這就是2019年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第一部著作《福娃成長記》。
寫作《福娃成長記》的間歇,我陸續寫下一系列散文作品。《攪團痣》《媽媽的繡花被套》讓讀者感同身受;《大明宮美人》《您一直喚我鴻雁》讓更多的讀者認識了我;《秋游天竺山》入選第三屆全國青年散文大賽作品集;《遙遠的阿孜古麗》榮獲第四屆全國青年散文大賽優秀獎;《未央 未央》刊發在《光明日報》上;《燕妮》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年散文大賽優秀獎……根據發表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再加上一部著作《福娃成長記》,己亥年我被批準成為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寫作真的是要靠實實在在地寫才行啊,要靠作品說話,要靠文字取勝,投機取巧和歪門邪道都是不可取的。《福娃成長記》讓我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度,但我心里清楚,這只是過程,不是終點;這只是平原,不是高峰。
戊戌年清明時節,纏綿病榻兩三年的父親過世了;己亥年,家庭也發生了變故。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帶著年邁的媽媽和年幼的女兒生活。無論生活是晴是雨,往后余生我都會歡喜度過。我在心里告訴自己:“女兒當自強!”照顧老媽媽、培養女兒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媽媽身康體健,女兒學習穩中有進,壬寅年被一所知名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錄取。
大學同學聚會時,同學們總說我沒有變,還是以前的模樣。我笑著回答:“我要照顧年邁的媽媽,還要照顧沒有獨立的女兒,我不敢變老,更不敢生病。”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一個人咋能沒有變化呢?離大學入校二十年了,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有了變化。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理科生出身的我,竟然在業余時間從事文學創作,而且有了小小的成績。
有讀者讀過《福娃成長記》后,希望我能寫寫青春期的學生,說她家孩子升入初中,又叛逆又難溝通。讀者的需求就是我寫作的動力。我決定動手收集青春期學生的相關資料,為剛剛走進青春期的初中生們寫一本書。從2020年春天開始,歷經三年,這本書多是在工作和疫情防控之余,硬生生在夾縫中擠時間寫的。而且這三年中,我考取了文化建設與文化管理的研究生,并順利畢業,女兒也考上了大學。我們母女倆都在向前奔跑,一刻都不敢懈怠。
2023年8月,我寫給西京城中一群初中生的著作《青春悄悄來》公開出版發行。文學界的前輩、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都給了《青春悄悄來》繁盛綠葉般的贊美。2021年,《福娃成長記》入選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2023年榮獲陜西省優秀科普作品征集“優秀科普出版物獎”;《青春悄悄來》榮獲“2023年度未央區優秀文學作品”稱號。2024年,我如愿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風雨無阻地兼程,總會有所收獲。
走過一段路程后,要回頭看看曾經的過往。我把這些年來用心靈創作的散文結集,就是這本《雁翔長安》。這是一部關于長安歷史、風物、人物及長安人家的文學留痕之作。我在長安閱讀、思考,在長安暢想、回憶,在長安生活、成長。長安已融進我的血脈,我像展翅高飛的鴻雁一樣,在長安之上自由飛翔。
西安市未央區文化遺產與文物保護協會得知我手頭有一部散文集書稿,書寫長安、書寫文化遺產、書寫文物保護,認定有出版價值,即與陜西人民出版社聯手,使之終于呱呱墜地。對此,感激之情,自不待言,我將用更好的文字予以回報。
書寫生活,書寫人生,書寫時代,書寫自己,讓我如此充實,讓我如此愉悅。
我愿與讀者朋友分享我的快樂。
2024年10月于長安龍首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