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期待被誰認可,就會被誰奴役。” 當我在假期再次重溫經典的《007》系列電影,看到《007 縱橫天下》中伊莉翠的故事時,這句感悟愈發深刻。伊莉翠,富商的女兒,幾年前遭受恐怖分子雷納的綁架,雖自行逃脫,卻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癥候群。她不僅沒有痛恨這個曾虐待她的人,反而轉身幫助恐怖分子,全力阻撓 007 的正義行動。
二十幾歲的我,初看這個設定,只覺荒誕可笑,難以想象世上竟真有如此病癥,會讓一個人愛上虐待自己的恐怖分子。然而,隨著歲月流轉,閱歷漸豐,生活中種種現象讓我不得不承認,人性中的確存在著這樣一種不愿正視卻又真實的邏輯:虐待竟能催生忠誠,而人一旦過度渴望被某個人認可,便極有可能淪為其奴役。
渴望被認可,本就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童年時,我們滿心期待著父母的贊許,那是我們內心溫暖的港灣;學生時代,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如同璀璨星光,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步入社會后,朋友、同事與領導的認同,又成為我們努力奮斗的動力。這種渴望無可厚非,它是我們構建自我價值感、融入社會的重要橋梁。
然而,當這份渴望變得無比強烈,甚至成為衡量自身價值的唯一標桿,尤其是當認可的權力掌握在不善待我們的人手中時,危險便如影隨形。就像生活中常見的 “舔狗”,在一段不健康的關系里,對方時而進行情感操控、貶低等間歇性虐待,時而又給予短暫的溫柔與難得的肯定。這種痛苦與甜蜜交織的 “糖衣炮彈”,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心理牽引力。“舔狗” 們在這痛苦與甜蜜的縫隙中,格外珍視那一點點喜悅,將其無限放大,視作關系升溫的希望和自身努力的證明。久而久之,他們的判斷力逐漸模糊,為了那虛偽的認可,主動為對方的傷害行為尋找借口,把隱忍與順從內化為忠誠的表現,陷入可悲的自我催眠之中。
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來看,人的心理結構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本我遵循快樂原則,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包含著各種本能欲望;自我遵循現實原則,協調本我與現實的沖突;超我遵循道德原則,代表著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理想。
在過度渴望被認可而陷入被奴役狀態的情境中,本我的本能需求被扭曲。人們為了獲得特定對象的認可,往往會壓抑本我的真實欲望,忽視自身感受。比如 “舔狗”,他們內心深處本我的快樂需求應是健康、平等的情感關系,但由于對認可的過度渴望,他們甘愿忍受對方的虐待,放棄了本我的正常訴求。
自我在這個過程中,未能有效協調本我與現實的關系。正常情況下,自我應該根據現實情況,合理引導本我的欲望,但當個體將他人認可置于過高位置時,自我的判斷和調節功能就會失衡。他們不再基于真實的自我需求去面對現實,而是一味迎合他人,導致自我逐漸迷失。
超我方面,其代表的道德和理想標準也發生了偏移。個體可能會將對方不合理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準則,認為只有滿足對方,獲得認可,才是正確的行為。例如,被虐待者可能會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才導致對方的傷害,進而不斷自責,將這種不合理的觀念納入自己的超我體系。
進一步來看,在親密關系領域,女生遭遇 PUA(搭訕藝術,常演變為情感操控手段)以及男生淪為 “舔狗” 的比例相對較高,這背后有著復雜的成因。
對于女生遭遇 PUA,社會文化因素影響顯著。傳統觀念中,女性常被賦予溫柔、順從等性別角色特質,這使得部分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形成對他人評價更為敏感的心理。同時,在一些社會環境里,女性的價值有時過度與外貌、情感關系掛鉤,導致她們渴望通過在戀愛關系中獲得認可來確認自身價值。PUA 者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他們擅長營造虛假的魅力形象,通過打壓與偶爾的贊美相結合的手段,讓女生陷入自我懷疑,進而渴望從 PUA 者那里獲得更多肯定,一步步失去自我。從弗洛伊德理論角度,女生在這種情境下,本我的情感需求被 PUA 者扭曲引導,自我因難以抵抗外界否定性評價而陷入混亂,超我也因內化 PUA 者不合理標準而偏離正軌。
男生淪為 “舔狗”,一方面源于社會對男性在情感關系中 “主動追求” 角色的刻板定位。在傳統觀念影響下,男生往往被期望在追求異性時更加積極主動,甚至不惜付出一切。這種觀念使得部分男生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地迎合與付出,才能贏得女生的芳心與認可。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部分男生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缺乏自信,自我價值感較低。他們將在戀愛關系中獲得女生的認可,視為證明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當面對心儀女生時,便容易過度討好,陷入 “舔狗” 的角色。
從弗洛伊德的理論剖析,這些男生的本我在追求快樂與滿足情感需求的過程中,被外界觀念誤導,偏離了健康的軌道。他們為了得到認可,壓抑自身真實的需求與感受,比如自尊和自我尊重的需求。自我在面對社會觀念和內心渴望認可的雙重壓力下,無法有效地平衡本我與現實。他們沒有基于真實的自我去建立健康的戀愛關系,而是盲目地迎合對方,導致自我認知逐漸模糊。超我層面,他們將外界對于成功追求異性的標準,內化為自己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即便這些標準可能是不合理的、有損自身尊嚴的。
想要跳出這種關系與心理模式,無疑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艱難之路。首先,需要強大的自覺醒,即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正深陷其中,意識到自己對被認可的過度渴求,以及這種渴求如何被他人利用并反過來傷害自己。而自覺醒,又需要極大的勇氣去直面那些被壓抑的痛苦,以及不被承認的自我。這之后,還需經歷一個漫長的重建過程,逐步將自我價值的評判權從他人手中奪回,建立起內在穩定的評價標準。從自我肯定做起,從自身的努力、成長和品格中探尋價值感,而非依賴外界的掌聲或某個特定人物的青睞。這意味著要經歷一段不被理解甚至被孤立的時期,因為當你不再迎合,那些習慣操控你的人定會心生不滿。
但人的本質在于自由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選擇不再為他人的認可而活,而是追尋基于平等尊重、真誠理解和共同價值的關系。自我并非在他人眼中塑造,而是在不斷忠于內心的選擇與行動中,逐漸清晰、強大起來。只有掙脫認可的枷鎖,我們才能真正找回屬于自己的靈魂,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無論是女生遭遇 PUA,還是男生淪為 “舔狗”,都是在認可陷阱中迷失的表現,而打破這一困境,便是走向自我救贖與成長的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