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3歲在單位成功活成“隱形人”,做好10件事主動邊緣化,應該嗎
原創2023-08-27 12:06·職場火鍋
不論是體系外職場還是體系內職場,年齡都是職場焦慮的主要因素。其中,35歲是一道基層到中層的分水嶺,45歲是一道中層到高層的火焰山。在體系內,50歲將是一個極其尷尬的半山腰。
我叫張大林,今年53歲,從50歲時開始糾結掙扎,直到53歲徹底認命服輸,慢慢開始躺平,成功混成了“隱形人”,也盡享了一段獨處的快樂時光,臨退休時跟幾位老領導聊天,才知道:工作,其實毫無意義。
我曾經也是意氣風發,夢想干出一番事業,可惜的是歲月不饒人,過了“年齡線”,我就是想奉獻自己,單位還不給機會了。尤其是歷經兩三次“年輕化”浪潮之后,錯過了提拔的末班車,正應了干部提拔的“公交車”效應——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過了50周歲,單位就把你踢出了后備名單,相當于對你的提拔進步宣判了“死刑”。在領導的“暗示”下,我開始主動邊緣化,成功地混成了一個“透明人”或“隱身人”。
領導曾經私下說:老同志讓出實權崗位、讓出寶貴的機會、不影響年輕人上位,放羊不放羊、上不上班都無所謂,只要不惹事不寫信不拆臺就是為單位做貢獻,單位寧愿“養”著老同志,也不希望他們亂折騰。
一些退二線或退休的老領導曾感嘆道:原來以為全身心投入工作,生怕領導有一絲不滿意,奮斗一生之后才發現,所奮斗的工作其實毫無意義,誰都可以干,干不干都一樣,干好干壞一個樣,誰都可以被取代,離開誰都照樣運轉,可是,你對自己的身體無法取代、對你的家庭無可取代、對子女的陪伴無可取代。
我們老同志都做了這樣10件事,逐步讓自己主動邊緣化,慢慢變成“隱身人”,活成了一個“老透明”。年輕同事表示理解,因為老同志對他們的提拔進步沒有任何威脅;領導表示默許,因為老同志知道太多底牌讓他們害怕。
【1】主動做到對領導不爭論。
只要不侵犯我的利益,領導說啥就是啥,領導讓舉手就舉手,領導讓鼓掌就鼓掌,領導讓畫勾就畫勾。領導也清楚,如果讓我不高興,我就在測評票上畫“叉叉”,反正我也不承認。所以,領導見到老同志也要敬三分,你們那點陳芝麻爛谷子的破事,年輕人不知道,老同志可門兒清,惹毛了我們,打幾個叉叉,寫幾封小信封,就讓他們寢食不安。
【2】主動做到對同事不爭功。
只要別動我的奶酪,我們不屑與年輕同事爭鋒奪利,出風頭的事讓給他們,培訓的機會讓給他們,表功露臉的時候讓他們讓,他們需要“積分”,反正我們不需要了,何必擋年輕人的路?前提是年輕同事別招惹我們,否則,我們也不是吃素的,平時對他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如果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評價他們,說幾句真話也會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3】按時上班,按點下班。
雖然單位對我們的事業宣判了“死刑”,但我們依然要對得起工資,該上班就上班,該下班就下班,干滿60分安心掙工資,份內的工作按時做完(反正領導也不會交辦重要任務),份外工作一律婉拒,因為工資里沒有包含這一塊。原來加班加點,那是主動的“溢價”,目的是追求提拔進步來進行“對價支付”,沒有回報的付出,傻子也不做。
【4】上班摸魚,不招惹是非。
其實,領導并不希望老同志做重要的事務,只希望老同志安分守己,該舉手就舉手,該畫滿意就畫滿意,其他的事情最好不要參與,他們對老同志不好把控。領導安排點啥事,就盡量完成,不安排事情,千萬別惹事,一杯茶喝一天,一臺手機刷一天,中間出去散步溜達,順便買點菜,盡量別打擾領導和年輕同事,因為他們還要做事。
【5】婉拒一切集體活動。
文體活動,該領運動服就領,領完就請假,領導領著一堆年輕人假模假樣搞團建,老同志看著就想偷笑。團建聚餐,不管是公家買單還是大家AA制,對不起,一律不去,一群人阿諛奉承,向領導敬酒說的話,聽起來就掉雞皮疙瘩。年輕人也是違心的,因為他們還要看領導的臉色。老同志無欲則剛,自己不想聽,更說不出口,堅決不去,正好躲清凈。
【6】與領導和同事刻意保持距離。
工作期間,領導有事就找我們,沒事我們不可能去主動匯報,不像年輕人,領導幾天不找就慌了神,我們恨不能在辦公室當“透明人”,領導和同事看不見我們才好呢。碰見領導,點頭微笑,擦肩而過,不會后悔剛才說錯了什么。預見同事,哈羅一聲,不會沒話找話讓自己心累。保持距離,讓自己的心靈安寧下來,盡享這種無人打擾的獨處快樂。
【7】不再發表任何意見。
大會小會,不再發言,想聽就聽,不想聽領導再嘮叨那些廢話,就坐在那里刷手機,不讓刷手機,就在本本上畫小人。領導讓老同志發言,一律都是好好好、對對對、領導真英明、事業真偉大。對待同事也是緘口不言,不再好為人師,懂得看破不說破,不評價同事,不指點年輕人,哪怕看到他們出錯也靜觀其變,終于明白教育他們的不是你的說教而是南墻,你的好心勸導只會引發怨恨,閉嘴就省卻了99%的麻煩。
【8】注重健康養生。
該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發微信請假,反正也沒人考勤,即便考勤,領導也會睜一眼閉一眼,老同志不上班更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上班就特別規律,人手一個養生壺,枸杞紅棗煮一壺、喝一天。中午吃食堂,按照自己的食譜吃,然后出去散步溜一圈,躺在午休床上睡到兩點起。下班騎單車回家,順便拎著菜,家務和鍛煉“兩手抓、兩不誤”。
【9】注重修身養性。
身體健康只是一方面,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要。眼睜睜看著一些老領導退二線或退休,因為不適應那種失落感而導致積郁成疾,還沒享受晚年生活就走了,那么好的福利待遇也浪費了。人過五十,拼的就是活著。年輕人上班掙錢是為了活著,我們只要活著就是掙錢。上班刷手機,多看心靈雞湯,不是因為它們有用,而是能調養心性,讓自己安寧下來。實在調節不了,每天吟誦金剛經——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10】回歸家庭,照顧家人。
聽聞退休老領導的感嘆:工作一生,直到退休才明白,工作其實毫無意義。在單位里,你并非不可替代,甚至說,人人恨不能早點替代你。但,你對父母、妻兒、家人是唯一的,也是無可替代的。
在單位主動邊緣化之后,在單位里活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按照辯證法看,這對你的家庭則是一種福氣——你不再是單位里的工具人,你在家里是靈魂人物。
年邁的父母,需要你的照顧;正在上升期的子女,需要你的關照;還在工作的配偶,需要你的幫襯。單位不需要你,家庭特別需要你。你在單位沒有存在感,在家里特別有價值。你在單位付出的毫無價值,你在家庭付出的價值無限。家庭生活幸福,就是你的功德無量。
PS: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工作的全部。其實,對于被單位邊緣化的老同志,用領導的私話說,你們不工作才是做貢獻,給年輕人讓出位置,本身就是做奉獻。所以,作為單位工具人,工作毫無意義。
職場上的定律:許多道理,年輕時候不懂,懂了之后,已不再年輕。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多少人為了升職殫精竭慮,但成功概率實在太低了,99%的人終極一生奮斗,依然活成一個普通人。五十知天命,就要收斂欲望,慢慢找準人生后半程的著陸點。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