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創始四國,為何印度最不合群?
最近印巴沖突再次成為了世界上的焦點熱戰事件。而與此同時還值得關注的就是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所舉行的大閱兵。這兩件事情相互之間有關聯嗎?答案是當然有。因為印度,所以有了關聯。印度總理莫迪原本計劃是去參加俄羅斯的紅場閱兵的。但是后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恐襲事件,所以莫迪就沒有去了。時至今日印巴沖突仍在升級之中。那么去參加紅場閱兵的主要大國領導人有哪些呢?答案是我們中國、巴西都去了。如果再加上東道主普京的話。原本的金磚組織創始四國,就印度的領導人沒有去。那么接下來問題來了,金磚創始四國,為何是印度最不合群呢?我們來看一下。
早在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2006年,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外長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首次會晤,開啟金磚國家合作序幕。
然后時間到了2009年6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會晤,推動金磚合作升級至峰會層次。在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南非、埃及、埃塞、沙特、伊朗、阿聯酋、印尼紛紛成為金磚組織的正式成員。在2001年,金磚組織首次提出的時候,我國的經濟總量占比老金磚的50%比例。時間到了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占比老金磚四國比例為70%。也就是說我國在金磚內部,因為經濟實力一騎絕塵,使得我國越來越處在經濟主導地位!
然后在以我國為核心的世界產業鏈重構之中,俄羅斯為我國提供了穩定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巴西為我國提供了穩定的大豆和鐵礦石供應。正是因為巴西,使得我國的大豆不會受制于美國,鐵礦石不會受制于巴西。由此可見我國與俄羅斯、巴西兩國已經實現了貿易和產業的深度綁定。屬于產業鏈條的上下游配套關系。所以我們中國和俄羅斯、巴西親近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而反觀印度,印度在人口總量上和我們中國差不多。如果按照正常邏輯來看的話,印度也應該成為和我國差不多擁有完整產業鏈且產業發達的大國。在過去20多年時間,印度經濟總量也確實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與中美的經濟塊頭相比,印度經濟還是差得太遠。如今印度也處在緩慢的工業產業化升級階段。在石油、礦產的需求,也呈現出逐漸增長的態勢。但是與我國相比,印度從巴西和俄羅斯的進口就遠遠不如我國了。所以印度與俄巴的經貿,就遠遠不如我國與俄巴的經貿。而在產業鏈選擇方面,印度與我國又是競爭關系,印度的產業層次又明顯偏低。
然后在地緣競爭這塊,我國與俄印都是鄰國。但是中俄劃界問題早早就已經解決了。而我國與印度的邊界,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如今尚未解決,至今還影響了中印之間正常關系。我國與巴西之間遠隔大洋,沒有邊界爭端和歷史問題,就更加好相處了。而印度地處南亞,在老金磚四國之中,我國是印度的唯一鄰國。印度與俄巴并不接壤,也就意味著不存在地緣矛盾了。
綜合來說,對于老金磚創始四國來說,印度最不合群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