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546字
閱讀預計6分鐘
作者 |阿斯瑪·哈立德(Asma Khalid)
編譯 | 王嬌楊
編譯審核|張謙和
本期編輯|張咪咪
本期審核|陳玨可
編者按
在哈西娜執政期間,孟加拉國與印度構建了緊密的經濟與戰略聯系,但既有合作局限于雙邊層面,未能涉及更廣泛的區域一體化。哈西娜政府倒臺后,孟印關系惡化。尤努斯就任孟臨時政府首席顧問(相當于總理)后首訪中國,在投資等方面達成多項雙邊合作意向,此舉或標志孟外交戰略轉向,意在擺脫對印度的過度依賴,尋求與東南亞及“印太地區”的深度聯結。文章認為,中國可憑借共建“一帶一路”基建投資、推動孟獲取東盟對話伙伴地位、助力其加入RCEP等方式,為孟融入區域經濟提供支撐。文章還強調,孟同時需推進國內改革以應對發展挑戰。本文揭示了南亞地區國際關系演變下的合作新趨勢,即中國的參與不僅為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展現出區域合作在多邊框架下的廣闊前景。南亞問題研究小組特編譯本文,供各位讀者批判參考。
圖源:網絡
在哈西娜政府執政的15年間,孟加拉國與印度關系日益緊密,但要實現更高層次的區域一體化,需要中國助力。
3月,孟加拉國臨時領導人穆罕默德·尤努斯完成對中國為期四天的訪問,這是他就任后首次進行國事訪問。值得注意的是,他特意選擇在孟加拉國獨立日當天到訪北京。
此行中,中方承諾提供21億美元投資、貸款及援助,包括4億美元用于蒙格拉港現代化改造、3.5億美元用于建設承接中國制造業的工業園區以提升達卡產能。尤努斯還尋求中國支持孟加拉國紡織、制藥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發展。
孟加拉國在被罷黜的總理謝赫·哈西娜執政時期,曾奉行以印度為主導的外交政策。而尤努斯此次訪華或被視為孟加拉國轉向北京的戰略支點,旨在擺脫印度外交政策束縛,深化與東南亞及印太其他地區的聯系。
哈西娜曾協助印度加強與其東北部各邦及孟加拉灣的聯通。2023年11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出席了兩條印度援建鐵路的啟用儀式——阿考拉至阿加爾塔拉鐵路線,和庫爾納至蒙格拉港鐵路線。前者穿越孟加拉國境內,使印度城市阿加爾塔拉與加爾各答之間的通行時間從31小時縮短至10小時,避開了擁堵的西里古里走廊。
目前五條公交線路連接兩國主要城市。孟加拉國還允許印度使用其吉大港和蒙格拉港。同時,印度已向孟加拉國提供80億美元信貸額度。這些紐帶強化了兩國經濟與戰略聯系,促進軍事和貿易運輸暢通,使孟加拉國成為印度在次大陸的最大貿易伙伴。
兩國現有鐵路和公路連接的關鍵缺陷在于:它們主要服務于孟印經濟對接,卻未能推動更廣泛的區域互聯。孟加拉國與東南亞市場仍基本處于割裂狀態。
值得肯定的是,印度曾試圖推進印緬泰三邊公路項目,但該工程因緬甸局勢動蕩及印度東北部各邦安全問題嚴重延誤。親印領導人哈西娜的失勢,可能削弱印度將孟加拉國納入該項目的推動力。
去年8月,哈西娜在孟抗議活動中下臺,隨后流亡印度。孟加拉國要求引渡卻遭印方拒絕,此事導致兩國雙邊關系緊張,孟國內反印情緒高漲。經濟多元化對孟必要性凸顯,而中國具備提供協助的優越條件。中國的投資與經濟合作通常超越政治聯盟范疇,且其擁有充足資金投入區域基建項目。
中國是孟加拉國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240億美元(但大部分是中國對孟出口)。2016至2022年間,中企在孟投資近260億美元,聚焦基建與能源領域,包括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卡納普里河隧道等項目。中國可在三大關鍵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助力孟加拉國對接東南亞及更廣闊的印太地區:
孟加拉國臨時領導人穆罕默德·尤努斯4月4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六屆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BIMSTEC)峰會及相關會議期間,與泰國總理貝東丹·西那瓦會晤。圖源:EPA-EFE/泰國外交部供圖
首先是“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建投資。截至2023年,已有45億美元資金投入35個項目(其中10個已完工),涉及公路、鐵路、港口等,項目總價值超380億美元。這些工程顯著強化孟加拉國實體聯通網絡。
中國在紡織、能源等領域的技術轉移與制造業合作,可助推孟經濟多元化。中國還可考慮將中緬經濟走廊延伸至孟加拉國——目前該走廊旨在通過緬甸將中國云南與印度洋相連。
其次,中國可支持孟加拉國爭取東盟部門對話伙伴地位。該身份將使孟加拉國能在貿易、安全等領域與東盟展開合作。孟加拉國自2017年起持續游說,希望取得這一地位,2024年更是加大尋求東盟成員國支持的力度。作為東盟對話伙伴,中國可推動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支持此項提議。雖然孟加拉國因基礎設施短板及與緬甸的羅興亞危機等區域矛盾難以獲得正式成員資格,但對話伙伴身份仍能帶來可觀收益。
第三領域關乎孟加拉國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訴求。該國預計明年脫離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名單,尋求加入RCEP以提振出口。這個覆蓋全球GDP30%的最大自貿協定,將極大拓展孟加拉國市場準入與貿易空間。作為RCEP核心成員的中國可支持其申請。
若無法加入RCEP又失去最不發達國家待遇,孟加拉國服裝業將面臨發達經濟體競爭沖擊,研究預測其GDP可能下滑1.5%,成衣出口下降12%。
要實現與東南亞及印太地區的深度融合,孟加拉國不僅需要中國助力,更需推進國內改革以化解結構性風險。
為在從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中“畢業”后仍然保持競爭力,該國必須推動出口多元化、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升級工業基礎設施。同時,優化貿易物流、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吸引非傳統領域外國直接投資也至關重要。這些舉措與加入RCEP相結合,將幫助孟加拉國抵御區域競爭壓力,更深度融入東南亞充滿活力的貿易體系。
作者簡介:阿斯瑪·哈立德(Asma Khalid),系美史汀生中心訪問學者。
本文編譯自《南華早報》2025年4月13日文章,原標題為
How China can help Bangladesh escape India’s foreign policy grip,原文鏈接為:https://www.scmp.com/opinion/asia-opinion/article/3305570/how-china-can-help-bangladesh-escape-indias-foreign-policy-grip?module=perpetual_scroll_0&pgtype=article
本期編輯:張咪咪
本期審核:陳玨可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政報·102期 | 為保2024大選,印人黨打算收割這個群體的選票了.....
▲經報·96期 | 印落后中國16.5年,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
印國防工業大崛起?美國居然是印軍火最大購買國…
重磅 | 毛克疾:印度配合特朗普關稅戰,這下可能真的要傻眼了…
更多內容請見↓
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