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施工現場。 記者 李峰 攝
5月11日,寧夏西部創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寧東鐵路鴛鴦湖站區的機車檢修庫,焊花飛濺,整備庫外吊車轟鳴,數百名建設者穿梭在鋼筋鐵骨之間,為這條能源運輸“生命線”注入新動能。“隨著寧東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關鍵節點接連突破,這條橫跨黃河兩岸的‘烏金走廊’,正以綠色與智能為筆,書寫能源運輸體系革新的新篇章。”西部創業董事會秘書、總經理助理吳國廷介紹。
作為我國能源“金三角”核心運力支撐的寧東鐵路,運營里程達641公里,日均60多對重載列車穿行于黃河“幾字彎”,將煤炭、化工產品源源不斷輸向全國。然而,隨著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產能持續釋放,傳統內燃機車牽引方式能耗高、效率低的短板日益凸顯。“內燃機車碳排放量是電力機車的2.5倍,且檢修成本高、運力受限,改造勢在必行。”吳國廷說。
2023年,總投資超18億元的寧東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正式啟動。這項被列入自治區“六個一百”的重大工程項目,將對寧東鐵路244公里正線、27座車站進行電氣化改造,新建牽引變電所、電力機務段等核心設施,架設接觸網508條公里。電氣化改造完成后,寧東鐵路運力將提升10%,碳排放減少60%,一條“低能耗、高效率、零排放”的綠色運輸通道呼之欲出。
“項目攻堅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協調。”項目綜合主管李建武介紹,項目涉及12家企業26條專用線的電氣化同步改造,外部電源工程需橫跨寧夏4個市、縣(區),穿越自然保護區、礦藏區、文物保護區、林草地和高速公路及不同等級的輸電線路,協調難度堪稱“闖關”。為搶抓工期,項目部人員白天蹲守工地協調施工,夜晚加班整理內業資料,雷打不動的“19點例會”成為攻堅日常。在轟鳴的工地旁,建設人員李志超正對照圖紙核對工程清單。“電力機車每萬噸公里能耗僅為內燃機車的三分之一,這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區減負。”李志超介紹。
2月28日,外部電源工程首根樁基開鉆;3月9日,二標段桿塔開挖;4月2日,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主體封頂……項目啟動以來,工程關鍵節點一個個如期完成。項目投用后預計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16238噸標準煤,機車單機功率提高2倍左右。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它打通了“煤電化”產業鏈與低碳目標的堵點,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鐵動力”。
站在新建的調度指揮中心樓頂,眺望延伸向遠方的鐵軌,寧東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負責人感慨:“過去,我們運的是煤;未來,我們運的是清潔與效率。”隨著電氣化改造進入沖刺階段,這條橫亙塞上的鋼鐵巨龍,正以煥然一新的姿態駛向綠色發展的新時代。(記者 李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