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國臺灣音樂人韓賢光家屬發布訃告稱,韓賢光于5月12日凌晨在上海病逝,享年67歲。5月8日消息稱,韓賢光在打羽毛球時突然昏倒,心臟驟停送醫搶救,插管已無意識。
公開資料顯示,韓賢光制作過的唱片,幾乎能串起小半個華語樂壇,合作過包括優客李林、林志炫、范曉萱、伊能靜等藝人。
目前從公開信息無法得知韓賢光是否有基礎疾病。但有專家表示,臨床上運動性猝死的患者,約70%是心源性猝死,這與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冠心病、心衰等基礎疾病有關。
韓賢光的猝死再次引發人們對于運動性猝死的關注。運動性猝死是指過量運動導致死亡。運動性猝死不僅發生于職業運動員,也發生在普通人中。近年來,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過程中突發心梗倒地等事件頻發,其中也不乏名人。
運動性猝死可發生在各年齡層,但運動過程中出現心梗導致猝死的患者多見于中老年人。心血管專家表示,預防運動性心梗最重要的是關注運動心率,不要讓心臟“超速”;其次,運動性猝死發生前,常會出現胸痛、胸悶、頭暈、呼吸急促或困難等先兆癥狀,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就醫。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的普及也能從一定程度上通過監測運動時的心率來幫助人們控制運動量,防止心率“超速”的致命威脅。對于正常健康人群,人體可承受的最大運動心率的數值應控制在不超過“220-年齡”的范圍內。
與此同時,相關的急救措施尚待普及,心肺復蘇任重道遠。一位上海大型三甲醫院重癥醫學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心臟驟停急救窗口一般認為是5分鐘左右,也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在5分鐘之內實施心肺復蘇急救,有希望醒來,心臟停跳5分鐘以上要醒來就很困難了,如果停跳半小時以上,就基本無法挽救。”他表示,
專家稱,當發現身邊有人突然倒地不起,疑似發生心臟驟停,最正確且最及時的急救措施是立即實施心肺復蘇(CPR)或使用心臟除顫設備(AED)開展急救,直到救護車趕到。
另一方面,專家還建議,應重視冠心病的早期篩查。冠心病是導致猝死的重要風險因素。近年來,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增高。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中心數據,我國冠心病患者數量約2000萬人,冠心病的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早期的篩查、診斷和治療刻不容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