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處州歷史奧秘 尋覓民族文化瑰寶】2025·美麗中國行走進麗水——發(fā)現(xiàn)之旅: 一代青瓷大師鄭峰:傳承千年技藝,綻放時代榮光
(浙江麗水龍泉訊趙樹嶺 吳萃森 莫麗坤采編 封君/文 莫麗坤/圖 )
《美麗中國行走進麗水——發(fā)現(xiàn)之旅》采訪團在龍泉縣采訪青瓷大師,鄭峰先生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作為浙江省青瓷行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浙江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等,他肩負著龍泉青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重任,以獨特的藝術思維和精湛的技藝,為古老的青瓷藝術注入新的活力。
鄭峰,字紫碩,號翠云居主。他的作品備受認可,其所在單位不僅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用瓷設計制作單位,還曾是2014年APEC會議、2016年G20首腦峰會、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活動的用瓷指定設計生產(chǎn)單位。
鄭峰先生秉持“極簡之美”的藝術思維與“以詞為瓷”的創(chuàng)作理念。他認為,宋詞作為中國文學的高峰,與南宋時期達到巔峰的龍泉青瓷,在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上有著深刻的內在聯(lián)系。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化繁為簡正是他一貫堅持的創(chuàng)作理念。
從他的作品中,能看到對南宋瓷韻的取法,追尋著清雅高逸的宋詞意境。每一件作品都造型古樸端莊,線條明快流暢,釉色青翠晶瑩,既傳承了龍泉青瓷1700余年窯火不斷的歷史文化,又融入了對人生的思索和藝術的感悟,盡顯“溫潤如玉”之美,詮釋著“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
在鄭峰先生看來,宋詞的婉約、清雅、空靈與龍泉青瓷的意境之美相契合。他喜愛朗讀宋詞,從簡練的詞句中汲取靈感。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辛棄疾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都讓他深刻品味到宋詞意境之美。他認為,這種對意境美的追求,正是宋詞的美學特征,而龍泉青瓷也承載著宋詞美學的諸多方面。
在釉色選擇上,鄭峰先生偏愛南宋時期代表青瓷釉最高品質的粉青和梅子青。粉青釉青綠中顯粉白,滋潤如王玉;梅子青則被贊為“青王”。他創(chuàng)燒的作品體現(xiàn)出清靜、幽玄的格調,青中泛綠的釉色達到了較高的藝術境界。
近十年來,鄭峰先生佳作頻出,《聞香識君》《太平有象》《蟠螭之語》等20多件青瓷精品,多數(shù)榮獲國家、省級金、銀獎,部分作品還被國內外博物館及外國駐華使館收藏,其中《玉壺春》更是被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收藏。
封君寫詩稱《贊鄭峰先生》道:
紫碩才名耀翠云,
峰姿卓立藝超群。
青瓷妙技承千載,
協(xié)會高賢領萬鈞。
國禮精研驚世界,
新杯巧制動瓷門。
非遺傳承心猶熱,
德藝雙馨美譽存。
值得一提的是,鄭峰先生的隕石、隕鐵杯產(chǎn)品展現(xiàn)出獨特功效,白酒倒入杯中12分鐘左右,與倒入玻璃杯中的同款酒相比,口感更加突出、優(yōu)雅細膩、味醇豐滿。其掛件手串等據(jù)說還能平衡人體,目前產(chǎn)品正在深入科研測試中。
鄭峰先生榮獲《中國文化瑰寶》獎
鄭峰先生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和不懈的創(chuàng)新精神,成為新時代的青瓷大師。他用作品傳承和弘揚著龍泉青瓷文化,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鄭峰先生等青瓷匠人的努力下,龍泉青瓷的未來將推陳出新,更加輝煌、大放異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