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德科
今天〔2025/5/12〕,中美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互相加征關稅均調低至10%。
此前,不少機構的樓市報告都把關稅戰列為4月份樓市轉冷的關鍵原因;現在,關稅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妥善解決,樓市能起來嗎?我們的看法是:如果沒有新出臺有力的增量政策,樓市轉冷的趨勢還將加劇。
錯誤的歸因
第一,把當前樓市轉冷的鍋甩給關稅戰,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歸因。
過去一個多月,你肯定看到過像「關稅戰沖擊樓市信心」「關稅戰導致樓市成交低迷」或「關稅戰像盆冰水澆醒了樓市的春夢」之類的觀點。確實有一部分人是這種心態。但持有這種心態的人,跟一貫看空房地產的人,差不多是同一類人,跟有沒有關稅戰沒關系——現在關稅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妥善解決,他們照樣不會出手買房。
藥效衰竭
第二,當前樓市轉冷的關鍵原因,其實是上一波政策的藥效已經日漸衰竭。
上一波提振樓市的政策,是在去年9·26政治局會議提出「止跌回穩」之時密集出臺的,其核心措施是央行把二套房首付也降到了15%(歷史所未見)——這個重磅措施,對于樓市「止跌回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即便是如此重磅的措施,對于全國大多數城市來說,其政策藥效也就維持了兩三個月而已,到去年年底就已經重新歸于冷寂。只有成都、杭州、上海和北京這四座城市例外,政策的藥效稍微更久一些,所以才有了所謂的「樓市小陽春」。
換言之,今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數據看起來還不錯,主要是因為成都、杭州、上海和北京這四座城市的成交量,起到了掩護作用。整個中國也就這四座城市尚有「樓市小陽春」的氣息。進入4月份之后,哪怕是這四座城市,也在急劇轉冷,更遑論其他城市了。
尚未成為議題
第三,「樓市轉冷」尚未成為決策者的一個議題。
雖然前些天的4·25政治局會議仍然強調「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但4月份急劇轉冷的房地產數據,還來不及轉化為政策制定層面的議題。住建部門仍然把一季度的漂亮數字當作是樓市「止跌回穩」的輝煌成果,把成都、杭州、上海和北京這四座城市來作為樓市熱度的指標城市。
此前我們寫過,在當前階段,最典型的指標城市應該是南京和廣州。像南京和廣州這種超高能級的城市,樓市行情仍然處于泥潭之中——地方政府能出的政策幾乎已經全給出盡了,但樓市仍然沒有起色。所以,這已經不能怪南京和廣州了。現在,南京和廣州需要的是超出地方政府權限的那些樓市提振政策。如果決策者能以南京和廣州來作為指標城市,樓市增量政策的出臺節奏就不會那么猶豫,就不會那么拖沓。
亟待增量政策的出臺
稍微總結一下,當前樓市轉冷的關鍵原因,不是關稅戰,而是上一波政策的藥效已經日漸衰竭。
現在的樓市,亟待增量政策的出臺。何種量級的政策措施,才能扭轉樓市轉冷的趨勢?我們只能說,前幾天〔2025/5/7〕央行宣布的降息降準,完全不足以扭轉樓市轉冷的趨勢。
你也可以翻一下
我們一個月前寫的那篇文章
2025/4/18
主編-何玲 影像總監-費嘉
編輯-盧丹婷 編導-沈奕飛 攝像-王德正
商務總監-周慧慧 總策劃-王冬鶯 總編輯-劉德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