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承照亮職業信仰
當臨床智慧淬煉硬核鋒芒
當科普創意碰撞中醫文化
5月12日
伴隨著 “5.12”國際護士節慶祝活動
暨表揚大會落幕
江津區中醫院
以“三色繪卷”獻禮第114個國際護士節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
立體展現新時代護理團隊的
專業風采與文化魅力
南丁精神“傳承”
創先爭優的他們,亦是南丁精神的踐行者
早在節日來臨前的一個月,該院護理團隊已把節日過成“服務進行時”,中醫護理學組、傷口護理學組、糖尿病護理學組成員,心血管專科護士、呼吸專科護士等組隊前往養老院、學校、社區健康驛站開展健康義診活動,為學齡兒童、老人進行健康體檢、壓瘡換藥方法指導、科普宣講等,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據統計,系列活動累計服務群眾800余人次,真正把護理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在專業傳承方面,醫院護理部于4月下旬開展了護理理論授課師資遴選工作,13位護理骨干上演“課堂創新秀”:AI定制模型、雙語授課、情景模擬、課間小實驗等亮點頻頻......最終入選師資庫的7位教學能手即將承擔重慶中醫藥學院授課任務。“我們要讓臨床經驗轉化為生動課堂,培養更多‘會上手、懂人文’的新生代護士。”該院護理部主任陳小娟介紹。
護理技術“亮劍”
深耕專業的他們,亦是賽場上的佼佼者
4月16日,隨著“中醫理論知識暨耳穴壓豆技能競賽”的舉行,60名護理骨干迎來年度大考。小小的耳廓,93個穴位,選手們依據“患者”的不同病證精準選穴,熟練地完成貼壓操作,并且向評委清晰地陳述所選耳穴的依據和預期療效。通過競賽,全面考察了護理人員的中醫辨證能力。
與此同時,在醫院開展的護理論文評選活動中,16篇佳作從37篇投稿中突圍。其中《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術肢并發癥預防的護理清單構建》等4篇論文因創新性強、臨床指導價值突出,將在重慶中醫藥學院“岐黃護育”論壇暨護理學高質量論文交流會中交流發言和壁報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獲獎論文作者均來自臨床一線,真正實現將“病床邊的思考”轉化為“學術成果的產出”。
正如該院黨委副書記賴平所言:“護士,不僅要做好健康‘守門人’,更要當得起科研‘排頭兵’”。
中醫文化“破圈”
巧使岐黃的他們,亦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護士不僅能救死扶傷,還能烹飪美食大餐!”活動現場,護理團隊用一場跨界融合的創意展演,刷新了人們對護士的認知。
5月8日,由江津區中醫院主辦的第四屆中醫藥美食文化節在雙福愛琴海廣場、幾江重百時代廣場火熱舉行!全院護士親手制作了96道創意藥膳菜品,如“當歸黃芪雞湯”“茯苓山藥糕”等,吸引近5000人次駐足品鑒。
“我們正籌劃落實‘環江津區中醫院健康產業帶’項目,讓艾草、靈芝等制成特色產品走進店鋪,使中醫藥文化真正融入生活場景。”醫院黨委書記劉升兵表示。
活動當天,醫院還集結20個科室30位醫療護理專家,通過傳統“望聞問切”,為群眾把脈問診并給出個性化的治療和調理方案,同時為大家進行健康養生指導。
榮譽榜
過去一年,區中醫院護理團隊踐行南丁格爾精神,圍繞醫院中心工作,在護理重點專科建設、三甲復評、推進人文護理病房建設等工作中,展現了非凡的專業素養與奉獻擔當。
·25名護士在市級及以上護理專業類比賽中斬獲獎項
·5名護士在市級以上學術組織擔任副主任委員以上職務
·6名護士在市級以上學術會議中交流發言(其中1名護士在中華護理學會學術會議中作交流發言)
·開展護理新技術15項,其中“耳部刮痧器具的改良”已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收獲患者錦旗45面,感謝信231封,患者滿意度95.53%
這些數字背后
是每一位護士用腳步丈量病房的堅守
用雙手托起生命的溫度
記者:蘇展 通訊員:嚴雪梅
編輯:胡苓莉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河 流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別忘了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