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的主題為“關愛護士隊伍,守護人民健康”。近日,嘉定區精神衛生中心護理部干事朱亞麗獲評2025年度嘉定區十佳護士,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走進她的故事。
用心守護,從病床到電話那頭
“李阿姨怎么了?是不是在想兒子?我待會兒再聯系他,讓他盡量抽空過來看看您。”5月12日一早,83歲的患者李阿姨情緒非常低落。朱亞麗發現后,第一時間來到她床邊,耐心安撫李阿姨,還貼心地幫她挽起袖子,整理衣服。
朱亞麗告訴記者,精神科護士的日常工作充滿了挑戰和溫情,她們就像一位“大管家”,操持著大大小小的事。不僅要時刻觀察患者身體狀況,密切監護患者的日常行動,還要做好各種護理工作,給予患者關懷和照護。
“遇到情緒不穩定的患者,我們首先會進行情緒安撫。我們這里以老年患者為主,大多在七八十歲,我們就像是他們的子女一樣,給他們家人般的關懷與照料,讓他們在這里感受到家的溫暖,安心治療。”朱亞麗說。
除了負責病房中患者的護理與安全,朱亞麗還有另一個身份——嘉定區精神熱線的接線員。每月至少有一天,她會在后臺傾聽來電者的傾訴,幫助他們解決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
一次心理熱線值班,電話那頭一名女性因職場問題早已泣不成聲。她態度和藹,不斷鼓勵患者,給來電者實時提供支持、理解、安慰、新的視角和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她更好地理解自己,短短十幾分鐘,來電者情緒明顯得到緩和。
類似各類情況在接聽熱線過程中經常上演。朱亞麗介紹:“經常會有患者反復來電,他們會說‘上次你幫我解決了問題,感覺很好,這次又遇到新的困擾,就又想到了你’。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真正幫助到他們,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態,我感到非常欣慰。”
帶一群人走得更遠
目前,嘉定區精神衛生中心陸續推出中醫透藥、手指點穴、中藥封包、中藥熏洗等特色中醫治療項目,通過中西醫結合診療模式,助力提升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的整體效能。作為護理團隊的骨干,朱亞麗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在掌握這些新方法的同時,還承擔著新護士的臨床帶教任務。
她深知,僅靠理論無法培養出合格的臨床護士。每當遇到新項目上線或復雜操作時,她總是第一時間親自試驗流程、打磨細節,再手把手傳授給年輕同事。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步驟,她都會耐心講解其背后原理與注意事項。
在臨床護士王雪華眼里,朱亞麗不僅是一位認真負責的帶教老師,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臨床教練”。“我們為患者鼻飼、換藥,朱老師都會親自指導,她讓我明白,護理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溫度。”王雪華說。
王雪華告訴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她第一次為患者進行鼻飼,因注入速度過快導致患者輕微嗆咳。朱亞麗沒有責備,而是立即接手處理,一邊安撫患者,一邊調整角度、控制節奏。期間,她還溫聲引導患者配合:“我們慢慢來,不急哈,感覺不舒服就告訴我。”在她熟練的操作和語言安撫下,患者逐漸放松,順利完成治療。
操作結束后,她沒有立即離開,而是把王雪華拉到一旁復盤:“你看,控制好速度很關鍵。對高齡患者來說,不僅是技術活,更是心理戰。”她還親手畫了一個“鼻飼注入速率曲線”示意圖,幫助她理解“少量多次、緩慢推進”的技巧。
“護理是心與心的對話”,是朱亞麗教導新人的箴言。她以專業、耐心和責任,詮釋著“護理有術,更有情”的真正內涵,也用二十余年的堅守與付出,默默守護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傳遞著精神衛生事業中最溫暖的力量。
撰稿:戴懿昕
攝像:姚卓林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