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昨天的文章發布后,有官媒的小伙伴找到我,說文中有一張配圖不適合公開,建議我自行刪文。
話說的很客氣,意思也很明白,我就不讓他們為難了。
正好也有一些新的信息可以補充進去,所以干脆刪文重發一遍。
中美會談大超預期!
在這輪中美會談之前,特朗普曾發帖說,對中國加征80%的關稅是合適的。
而按照剛剛公布的《中美聯合聲明》,90天內中國對美國收10%關稅,美國對中國收30%關稅,相當于中美互減關稅115%(名義上是取消了91%,然后另有24%的關稅在90天內暫停征收)。
也就是4月2號特朗普加的那輪“對等關稅”變成中美互征10%。
敏銳的讀者可能早就發現了,中國每次反擊都比美國少征20%的關稅,最新的談判結果也是比對方少征20%。
這是因為今年特朗普上臺以后(2月1日和2月28日),曾兩次以芬太尼問題為由,累計對中國加了20%的關稅。
早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那場貿易談判中,中國就曾配合美國解決過芬太尼問題,但即便如此,特朗普“二進宮”之后,再次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加征關稅。
而在4月2號發起的全球關稅大戰中,特朗普還妄圖對中國再度加征34%的關稅。
了解了這件事,大家就應該明白,為什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毫不避諱地表示,美方是“恩將仇報”。
特朗普政府就是典型的“畏威不懷德”。
你越是退讓,他越是得寸進尺。
必須打到他痛了,他才會有所收斂。
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不止一次說過,我很好奇:
“美國如果真的和世界工廠脫鉤了,就憑他們手里那些綠色的紙,真的能滿足他們國內的需求? 既然美國人覺得自己用綠色的紙換來那么多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是吃虧了,那就讓我們看看,沒有了中國的商品,美國人怎么生活。 讓我們拭目以待。”
我其實很想看看,美國商場貨架空空之后,他們的老百姓要怎么過日子,特朗普又要怎么去收拾這個爛攤子。
但就像中國官方一直在強調的,貿易戰沒有贏家。
高關稅一直持續下去,對中國的外貿行業也會造成巨大的打擊。
而外貿業的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外貿從業者家庭的生計。
現在雙方各退一大步,對兩國的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同時對股市也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下午3點《中美聯合聲明》發布后,恒生科技指數火箭式飆升)。
關于這次的談判結果,有兩個點是大家討論比較熱烈的:
1.最終中美雙方實際保留的關稅是多少?
在2月份美國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加征20%的關稅后,中國其實也采取了相當力度的反制措施,其中包括:
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
即我們對美國出口的重點領域加征了10%-15%的關稅(尤其是農產品,農業州是特朗普的票倉,這個很影響到他的支持率和之后的中期選舉),但因為是針對特定產品征收的關稅,很難算出一個綜合數字。
所以此前特朗普在宣傳的時候,總是喜歡用145%vs125%這組數字進行宣傳,這很符合他的“贏學”。
現在雙方互降關稅之后,
美國差不多對中國征收30%的關稅(20%芬太尼+10%對等關稅);中國則對美國征收10%對等關稅+特定產品10%-15%的關稅。
注意,這里我用了“差不多”這樣的表述,因為2018年那場貿易戰,中美也互相對對方的特定產品征收關稅,具體多少很難算清楚,我看美方在剛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里也沒法給出準確數字(但明確了特朗普第一屆加的那些也要算上)。
2.稀土的出口管制措置到底有沒有取消?
稀土是中美雙方都非常關注的焦點。
因為無論是軍工、機器人、電動車、醫療設備還是石油化工等領域,都離不開稀土,所以稀土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和“新材料寶庫”。
而目前中國掌握了全世界92%的稀土精煉產能,在產業鏈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這意味著什么?
別的國家就算有稀土礦也沒用,你的加工技術比不上中國,產能也出不來。
所以中國對稀土出口進行管制之后,美國急得團團轉。
就拿F-35戰斗機來講,每架F-35需900磅稀土材料,而美國的庫存被曝只能再支撐3個月。
庫存用完之后怎么辦?飛機都不用造了。
根據《中美聯合聲明》的原文,中國同意“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而中國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發布時間是4月4號,所以很多人擔心,中國是不是在稀土出口管制問題上讓步了?
美國人當然也很關心。
在5月12號的記者發布會上,有美媒記者專門問了這個問題( “我想確認一下中方是否會取消對稀土或關鍵礦產的出口許可要求?),而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的回答是 “關于具體情況,你可以參閱中方發布的消息稿,和雙方的聯合申明。”
這種模棱兩可的回答,讓一些人更加擔心了。
好在官媒親自下場給出了說法。
根據@玉淵潭天 的官方微博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新媒體賬號),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還在繼續,并且還采取了反走私的專項行動。
所以就目前曝出的信息來看,中國并沒有放開稀土的出口管制。
這張牌后面會怎么打,應該會根據美方的表現來做調整。
此外,在美方的新聞發布會上,有一段話我印象很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唯一一個對美方此舉(即“對等關稅”)進行報復的國家。其他國家要么選擇與美方協商,要么選擇不采取報復措施。 而中國的回應不僅包括加征關稅,還采取了非對稱的非關稅措施,進一步對美國產生實際上的“準禁運”效果。這種局面顯然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可持續的。
這段話會專門被拿到新聞發布會上來講,給我的感覺就是,中國的反制決心和反擊力度遠遠超出了美國的預期,并且給了特朗普政府以極大的震撼。
正是這種鞭子抽到了身上的痛感,才讓這次會談取得了如此的進展。
但現在還要特別提防的一點是,特朗普會不會出爾反爾。
回想一下2018年的那場貿易戰,當時美國代表團來北京談判,雙方還發布了中美發布聯合聲明,宣布暫停互相加征關稅,同意通過談判解決分歧。
結果呢,美國人回去之后才過了10天,特朗普就覺得自己贏少了,又翻臉不認人了。
這次會不會重蹈覆轍?
不知道。
不排除后續還會出幺蛾子。
所以我們依然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做兩手準備。
最后,雖然會談的結果超出預期,但我個人對中美關系的前景并不樂觀。
我覺得這更像是中場休息。
因為之前脫鉤脫得太急了,有點始料未及,不得不停下來歇一口氣。
待雙方各自整備之后,該打的,還是會打!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