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1984級生物系碩士校友,四川百利天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首席科學官,SystImmune, Inc.(西雅圖免疫)創始人、董事長朱義捐贈人民幣3000萬元現金,設立“復旦大學百利天恒特聘教授”項目,支持復旦在“創新藥物靶點發現”及“腦與類腦智能研究”等方向引育一批優秀科技領軍人才。
朱義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產品創新,真正的人才總是稀缺的,創新型人才具備的洞察力與科學信念,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此次設立“復旦大學百利天恒特聘教授”項目背后,同樣是朱義對科研創新及人才培養的重視。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創新藥物靶點發現研究,對活得更好、活得更長有著非凡的價值;而腦與類腦智能研究對于人類探索未知世界、回答人類智慧究竟是什么這樣的終極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朱義表示,復旦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藥物靶點發現及腦與類腦智能研究領域,都有非常好的科研基礎,并在跨學科研究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同時,“復旦大學百利天恒特聘教授”項目的設立也將為前沿領域科研人才提供更有利的支持保障。“做前沿領域研究,需要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和教師,希望這一項目能支持這些優秀人才在復旦無后顧之憂地潛心研究。”朱義說。
在他看來,時值母校建校120周年之際,捐贈設立“復旦大學百利天恒特聘教授”項目,不僅是為復旦在前沿領域的研究探索貢獻一份力,也是他回饋母校的一種方式,“我從事生物醫藥這個行業,和母校過去給我的教育有很大關系”。
四川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畢業后,朱義考上復旦生物物理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無論是做仿制藥,還是做創新藥,背后都是生物學的知識框架。”朱義說, 在復旦的學習經歷為自己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這段經歷也培養了他對細節的重視和數據分析能力。
碩士畢業后,他在高校做過一段時間的微生物免疫研究。囿于當時有限的科研條件和經費,渴望在藥物研發上有所突破的他決定自己創辦企業,推動更多研究成果轉化落地。
1996年,百利天恒前身百利藥業在四川溫江注冊建廠。2010年,百利天恒重點轉向小分子創新藥開發,并于兩年后建立成都研發中心。2014年,百利天恒在美國西雅圖成立研發中心SystImmune,Inc.,專注于抗腫瘤抗體藥物的前沿研究,涵蓋雙特異性抗體、ADC等創新藥物的研發。此后,SystImmune,Inc.建立GNC多抗研發平臺,進一步豐富其創新藥物研發管線。這兩個研發中心的建立,架構起百利天恒橫跨中美兩地的創新生物藥研發體系。
這一背景下,朱義帶領企業在2014年開始BL-B01D1的研發,瞄準這一目標一干就是近十年。作為全球首創的EGFR x HER3雙抗ADC,BL-B01D1以獨特的作用機制和廣泛的治療潛力,成為腫瘤治療領域一項重要進展。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與BMS就BL-B01D1項目達成首付8億美元,潛在交易總額84億美元的合作,不僅刷新了中國創新藥出海的交易紀錄,更標志著中國醫藥行業從“跟隨創新”向“全球首創”的跨越。
未來,朱義期待百利天恒能有機會與復旦開展科研領域的進一步合作,“也希望母校能聚集更多優秀的科學家和教師,依托復旦深厚的科研基礎與文化底蘊,為人類的健康和發展做出更多前沿探索”。
原標題:《復旦設立 “百利天恒特聘教授” 項目》
欄目編輯:王蕾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張炯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