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對著名的棉花糖測試進行了改頭換面,研究表明,有朋友的支持會讓孩子更有可能抵制誘惑,等待更大的獎勵。
我們對他人的承諾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 —— 即使對那些現在正試圖控制自己不吃零食的孩子來說也是如此。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同伴的支持會幫助孩子們通過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測試,該測試測試的是孩子是否能夠長時間抵抗誘人的食物,以獲得更大、更好的獎勵。
這項研究發表在5月7日的《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志上,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們有一個承諾堅持下去的伙伴,他們更有可能等待更大的獎勵,而不是獨自一人。研究結果表明,承諾可以對人們的行為產生相當大的影響,這與之前的研究相呼應,研究發現,明確的誓言使孩子更不容易作弊,更容易說實話。
最初的棉花糖測試是20世紀70年代在斯坦福大學進行的,相當簡單,而且非常可愛。一個實驗人員在把一個孩子單獨留在房間里之前,在他們面前放了一塊棉花糖或其他零食。實驗人員告訴孩子,如果實驗人員回來時棉花糖還在,孩子就會得到雙倍的美味。后續研究發現,那些等到實驗者回來才“通過”棉花糖測試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會有更好的結果。但后來的研究對這些發現提出了質疑,研究表明,那些狼吞虎咽小獎勵的孩子更有可能來自具有挑戰性的家庭和環境,這可能使他們不太可能信任成年人。因此,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相對成功的程度可能反映了他們成長的環境,而不是任何內在品質。
在這項新研究中,包括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家歐文·沃丁頓在內的一組研究人員試圖確定與他人的互動如何影響孩子等待更好獎勵的能力。科學家們在研究中寫道:“成功的合作往往部分依賴于個體保持延遲的滿足感。”“這種責任感也會導致更大的努力,從而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研究人員在網上進行了實驗,并將每個孩子與另一個孩子配對。新的實驗是在5到6歲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身上進行的。在他們的家里,一位家長給他們的孩子展示了一種熟悉的食物。孩子們被告知,當且僅當另一個孩子在同樣的情況下等待更大的獎勵時,他們會得到更好的獎勵。實驗人員謊稱有一個“故障”的Zoom(視頻會議系統)鏈接,它允許參與者看到另一個孩子,但不能與他們互動或交流。
參與者觀看了與他們配對的孩子的視頻。另一個孩子要么承諾他們不會吃零食,要么表示不確定他們是否能等。
研究表明,當一個孩子承諾堅持下去時,另一個孩子在吃零食之前等待的時間比他們的伴侶表示不確定的情況要長。事實證明,即使對孩子來說,承諾也可能意味著很多。作者寫道,與之前涉及棉花糖測試的研究相比,這項研究“進一步表明,當伴侶承諾等待他們的款待時,孩子們延遲滿足的意愿比伴侶表示不確定時更大。”
年幼的孩子比年長的孩子更有可能堅持整個時間,盡管這種差異在統計上并不顯著。作者寫道,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遇到更多破碎的承諾,并了解到承諾并不總能實現。”
研究結果表明,承諾促進了兒童的合作,這與早期的成癮研究實驗相呼應,即伙伴制度可以防止復發。但作者警告說,這些研究可能不適用于所有兒童,因為這些研究主要是在英格蘭北部的健康兒童身上進行的。這些發現是否適用于其他文化的兒童還不清楚。
一個簡單的承諾似乎能走很長的路。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