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地方特色食用菌產業高質高效發展,5月8日,漳州市龍海區農業農村局組織50余名食用菌種植戶代表到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研學。活動依托“2024年龍海區高素質農民培訓(中央資金)”項目背景,通過專題培訓、現場觀摩、互動實操等形式,高效傳授食用菌種植理論知識和實操技巧。
研學團來到農科所溪口試驗基地
深入田間:特色食用菌栽培技術現場教學
下午3時許,研學團一行走進南平市農科所食用菌試驗大棚,實地觀摩各類特色食用菌科研試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白肉靈芝和紫芝的試驗區。南平市農科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王愛仙詳細講解了靈芝品種的篩選標準、栽培環境控制及采收加工技術要點。她特別介紹,不同靈芝品種在藥用成分和市場價值上存在的差異,科學選用品種和精細管理是提升經濟效益的關鍵。學員們紛紛駐足觀察,就栽培基質配比、病蟲害防治等問題與科研人員展開討論。
研學團參觀食用菌大棚內靈芝試驗
隨后,在南平市農科所助理研究員趙俊敏的引導下,大家參觀了龍爪菇畦式栽培試驗。趙俊敏就龍爪菇的生物學特性、栽培周期及市場前景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就畦式栽培模式的優缺點與學員展開交流。一位學員感慨道:“以前只聽過龍爪菇,今天現場見到它的栽培方式,開闊了眼界!”
研學團參觀龍爪菇畦式栽培試驗
工廠探秘:現代化栽培技術實操展示
在福建省食用菌體系崗位專家、南平市農科所推廣研究員巫仁高的帶領下,學員們走進龍爪菇工廠化栽培房,實地觀察了智能溫控系統及自動化噴淋設備,并了解菌棒標準化管理流程。巫仁高結合設備運行機制,詳細介紹了工廠化栽培可通過環境精準調控實現全年無休生產,降低人力與資源成本。工廠化是未來食用菌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南平市農科所食用菌科研團隊在龍爪菇工廠化栽培領域已積累成熟經驗,可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研學團參觀龍爪菇工廠化栽培試驗
充電賦能:提質增效技術專題培訓
實地觀摩結束后,南平市農科所食用菌科研團隊為學員開展了技術講座。巫仁高以《龍爪菇培育技術》為題,從機制研究、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方面展開技術剖析,并結合南平市實際案例,為學員提供可落地的增產方案。針對龍海區農業農村局關注的竹蓀種植技術,趙俊敏分享了《竹蓀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引發熱烈討論。
龍海區農業農村局帶隊負責人總結稱,此次活動不僅學到了實用技術,更深化了對南平市食用菌產業鏈的理解。一位農民代表感慨:“以前種菌全靠老經驗,今天親眼看到科學種植的成效,回去一定要把學到的技術用起來!”
提質增效技術專題培訓
本次活動由南平市農科所食用菌研究室與漳州市龍海區農業農村局聯合主辦。南平市農科所食用菌科研團隊充分發揮研發優勢,傾囊相授,提升了種植戶在食用菌種植、加工領域的綜合能力,為助力漳州市龍海區食用菌新品種的推廣和鄉村產業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南平市農科所將繼續通過對外技術交流、聯合培訓等方式,推動福建食用菌產業山海協同創新和綠色高質量發展。(供稿單位:南平市農科所 作者:王怡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