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西部,有一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這里土地遼闊,光照充足,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地帶和北緯47°黃金種植帶,享有“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菇娘之鄉”和“中國甜瓜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梅里斯以特色種植為抓手,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鄉村振興之路。
雅爾塞西瓜:小瓜苗孕育大希望
走進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雅爾塞鎮東風村的西瓜種植基地,連片的瓜田綠意盎然,瓜農們正忙碌地穿梭其間,悉心照料著嫩綠的瓜苗。東風村的西瓜種植歷史頗為悠久,多年來,這里的瓜農們不斷探索創新,讓西瓜種植從傳統邁向現代,從普通走向特色。
東風村的西瓜種植戶任秀梅滿臉笑意地說道:“咱雅爾塞的西瓜那可是出了名的好!以前,我們主要是露天種植,靠天吃飯,產量和品質都不太穩定。但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們采用了先進的小拱棚種植技術,結合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能精準控制水分和養分的供給,種出來的西瓜不僅產量高,而且口感更甜、品質更好?!?/p>
如今,雅爾塞西瓜憑借著優良的品質,在市場上聲名遠揚,甚至曾被送到中南海,這不僅是對雅爾塞西瓜品質的高度認可,更是給當地瓜農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每到西瓜成熟的季節,來自各地的客商紛紛慕名而來,搶購這里的西瓜。
雅爾塞西瓜運進中南海
為了進一步提升雅爾塞西瓜的品牌影響力,當地政府積極組織各類農產品展銷活動,搭建電商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讓雅爾塞西瓜走出梅里斯,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同時,還加大對瓜農的技術培訓力度,邀請農業專家前來授課,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不斷提高瓜農的種植水平。
鋼蔥:新品種帶來新效益
在雅爾塞鎮雅爾塞村的田間地頭,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種植景象。農戶們分工明確,搬運、培土、栽植,有條不紊地開展鋼蔥的栽植工作。
今年,雅爾塞鎮首次引入鋼蔥種植,這是一種相比普通大蔥質地更緊實、口感更佳的新品種。為了確保鋼蔥種植成功,鎮里組織農戶到山東等地學習種植經驗,從土地的深耕、平整,到基肥的合理施加,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科學標準執行。栽植過程中,還邀請了專業工人現場示范,手把手傳授種植技巧。
“按照山東的種植模式,采用寬壟、密植的方法,可以增加產量。”種植戶陳立柱信心滿滿地說,“今年我們種植了125畝鋼蔥,馬鈴薯種植135畝,再加上胡蘿卜,今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360畝?!?/p>
鋼蔥不僅產量高,而且耐儲存性強,大大延長了其銷售周期。為了解決銷售問題,種植戶們提前與山東客商簽訂了訂單,保障了銷路?!颁撌[在山東畝產18000斤以上,咱們本地大蔥畝產也就12000~13000斤,按照每斤五角錢來算,一畝地能收入3000多元?!标惲⒅懔艘还P賬,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洋蔥與香瓜:老品牌煥發新活力
除了西瓜和鋼蔥,洋蔥和香瓜作為梅里斯的傳統特色種植品種,也在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梅里斯洋蔥種植歷史已達40年之久。經過多年的發展,種植模式從最初的冷棚育苗到現在溫室育苗,縮短苗齡期,苗壯、苗齊,移栽時間提前,延長洋蔥生長期,栽培方法上也逐步提升,由最初的露地栽植到覆膜再到現在的高臺覆膜膜下滴灌,栽培技術逐漸成熟,產量和品質逐年提高。2004年,梅里斯建設了梅里斯洋蔥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制定了詳細的種植標準和技術規程,確保了洋蔥的品質和產量。2024年,標準化示范區種植洋蔥產量達到13.4萬噸,總產值1.6億元。如今,梅里斯洋蔥已經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在梅里斯鎮榮勝村,香瓜種植也是紅紅火火。榮勝村是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棚室香瓜種植專業村,近年來,村“兩委”不斷在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創建上想辦法、下功夫,通過引進新品種、采用新技術,榮勝村的香瓜口感更甜、品質更優,深受消費者喜愛。
為了解決田間基礎設施落后的難題,提升村民種植香瓜的積極性,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農業農村局統籌規劃,將榮勝村與永長村兩處地塊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劃。平整寬闊的道路修到了百姓的田間地頭,不僅方便了農產品的運輸,也吸引了更多外地客商前來采購?!艾F在外地客商可以直接走到田間地頭挑瓜選瓜,我們的香瓜每斤能高出市場價0.5元至1元錢,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睒s勝村黨支部書記王俊高興地說。
政策扶持+科技賦能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梅里斯特色種植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和科技的賦能。
近年來,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通過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對特色種植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鼓勵農戶規?;N植高附加值果蔬,對新建的溫室大棚、購置的農業機械給予補貼;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同時,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從傳統種植到科技賦能,從單打獨斗到訂單護航,梅里斯正以果蔬產業為筆,在廣袤的黑土地上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展望未來,梅里斯將繼續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特色種植產業。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農旅融合,發展鄉村特色旅游,讓特色種植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帶領更多農民走上富裕之路。
記者丨王子銅
編輯丨趙偉男 校對丨耿德波
責編丨陳佳玉 總編丨叢明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