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江南發跡史

0
分享至

當黃道婆登上返鄉的海船,她也許未曾料到,此行將會給烏泥涇鎮帶來一場巨變。

相傳,早年身為童養媳的黃道婆因不堪夫家欺凌,乘船逃往崖州(今海南三亞),一住就是三十年。崖州土著素來有種棉織布的傳統,黃道婆很快就被當地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折服,虛心求教,逐漸習得一套領先中原的棉紡織技術。

到了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7),黃道婆乘船返回故鄉——松江府烏泥涇鎮后,無以為靠,只得“躬紡木棉花,織崖州被自給”。

當時,烏泥涇鎮一帶因“地土磽瘠,民食不給”,百姓便因地制宜改種棉花,但苦于技術無有突破,棉布產量難以增加。見此情景,黃道婆將從崖州學到的棉紡織技術加以改進,向眾人傾囊相授。一時間,“人既受教,競相作為,轉貨他郡,家既就殷”——在黃道婆的技術加持下,當地人逐漸逆襲,實現了家給人足。

高峰時,一鎮就有千余戶從事棉紡織業,烏泥涇鎮的經濟結構因此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受此帶動,松江府的棉作超越了稻作,逐漸成為江南地區的棉紡織業重鎮,并隨之有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譽。


▲江南古鎮。圖源:攝圖網授權

在普遍重農抑商的傳統帝制時代,以烏泥涇鎮為代表的江南市鎮,卻漸漸脫離傳統的糧食生產,走出了一條別樣的經濟發展道路,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

追溯江南市鎮的起點,繞不開宋代的軍鎮轉型與草市興起。

通常認為,軍鎮的建制始于北魏。北魏朝廷為應對北境軍事壓力,“以移防為重,盛簡親賢,擁麾作鎮,配以高門子弟,以死防遏”。隨著軍隊的長期屯駐,販夫走卒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加之軍鎮往往設置于水陸交通的要沖之地,商貿活動愈發繁盛。以邊防為重心的軍鎮,由此帶上了濃厚的商業色彩。中唐安史之亂后,內地亦開始增設軍鎮,分戍地方。此后,各地軍鎮與商業之間的互動持續進行,軍鎮的軍事功能慢慢弱化。

北宋建立后,出于對軍事政變和武人政治的擔憂,趙氏在中央“杯酒釋兵權”,在地方則“諸鎮省罷略盡”,將藩鎮權悉數收歸朝廷,以此達到強干弱枝的目的。各軍鎮失去軍事意義后,商業活動卻未一同消亡。對于這些小型商埠,朝廷直接入場接管,“諸鎮置于管下人煙繁盛處,設監官,管火禁或兼酒稅之事”。

與依附于軍隊發展起來的商鎮相比,草市則更依賴于城市和鄉村。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草市已經出現。最初的草市,是指在官方設立州縣坊市之外的一種非正規交易場所,大多數時候指的是服務于小農、調劑余缺的小型鄉村集市。唐代對商業活動有著“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的明文限制,草市就在這種不被官府認可的情況下緩慢發展。轉機與變革,同樣出現在了宋代。

北宋建立后,經濟重煥生機。史載,“景德、祥符間,斯民富且庶矣。當是之時,人人樂業,廬里之中,鼓樂之音,遠近相聞,熙熙然,殆不知帝力也”。經濟恢復帶來的人口快速增長,使得城市愈發擁擠,剩余人口不得不散出城外居住,城廂制度應運而生。然而,城內原有的坊市,并不能滿足城廂居民的消費需求。于是,一批“附城草市”隨之興起,為城墻以外的城廂居民提供各種消費品。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汴梁(今河南開封)郊外的草市已極具規模,達到了“十二市之環城,囂然朝夕”的地步。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回憶,當時汴梁城郊已經出現了都市農業,“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園圃,百里之內,并無閑地”。


▲北宋《清明上河圖》(局部)。圖源:網絡

草市的興起不可逆,北宋坦然接受了這一現實。宋真宗時期,朝廷開始對各地草市征收商稅。到了宋仁宗天圣年間(1023—1032),全國又掀起“草市升鎮”的浪潮。至此,起初不被認可的草市終于完成了身份躍遷,走到歷史的前臺。

無論是軍鎮,亦或是草市,隨著鎮官與稅務官的到任,這些新興市鎮正式被納入北宋的行政體系中。歷史學者普遍認為,宋代是中國市鎮發展史上的轉捩點,正是從這時起,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開始從超大型城市的形成轉向中小城鎮的起步

相較于中原市鎮,江南市鎮的興起,則多了一些“意外”的因素。

靖康之變后,包括北宋皇族在內,大批中原人士南下避禍,這場人口大遷移后來被稱為“建炎南渡”。對于中原而言,這是一場災難;可對于江南,卻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隨著南宋政權的建立,行在臨安(今浙江杭州)烏鴉變鳳凰,地位直逼北宋舊都汴梁。經過百余年的發展,臨安人口暴增,汴梁舊景再現——城市剩余人口大量外溢,大批附郭市鎮興起。南宋筆記《都城紀勝》記錄了臨安城外的這一盛況:

“今中興行都已百余年,其戶口蕃息僅(近)百萬余家者。城之南、西、北三處,各數十里,人煙生聚,市井坊陌,數日經行不盡,各可比外路一小小州郡,足見行都繁盛。”


▲浙江杭州塘棲古鎮。圖源:攝圖網授權

在建炎南渡中,中原人口大量南遷,江南迎來了自吳越、南唐之后的又一次大發展。移民來到江南后,在南宋朝廷的招撫下,分田務農或編入軍隊。但仍有不少人為謀生計而投身于商賈之列,江南草市、商鎮逐漸興起,以至于在常州轄下的晉陵、武進兩縣出現了“諸關城外皆有小市”的繁榮景象。

對于江南市鎮的興起,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權因能從中獲得巨額商稅,故亦樂見其成。而在此之前,朝廷需要在這些新興市鎮中設立鎮官與稅務官,為其正名。得到朝廷認可后,江南市鎮快速發展。比如,南宋中期,海鹽縣澉浦因“專通番舶”成為坐擁五千戶的江南大鎮,時人稱其“人物繁阜,不啻漢一大縣”。

但此時,江南市鎮的功能仍舊十分傳統,主要是為周邊城鄉居民提供日常消費物資,“布粟蔬薪之外,更無長物”。兩宋的舞臺,顯然已經有些局促了。

2

十三世紀中后期,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權在蒙古鐵騎的沖擊下走向崩潰,終為元朝取代。不同于以往的中原政權,元朝多數時間里重農不抑商,對江南實行的是幾近于自由放縱的經濟統治政策。一個農商并重的大一統政權,對于江南市鎮的發展,無疑是利好的。

元朝對科舉不甚重視,一度停考長達數十年。許多讀書人無奈接受這一現實,開始轉投于商業活動。久而久之,棄文從商蔚然成風,江南社會“人多好市井牟利之事”。即便是一些官宦之家,也不乏棄官從商之人。

無錫人徐元度,“起家儒林”,是科舉制的擁躉。在元廷任職期間,是公認的好官。然而,官場生涯并未給他帶來物質層面的富足,反倒是“身顯而家益貧”。徐元度的政治地位與經濟收入嚴重不對等的狀況,給兒子徐仲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大后,徐仲剛完全沒有入仕的熱情,轉而經營家業,“田疇之荒者治之,室屋之敝者葺之”,最終帶領家族實現了生活的富足。

一些原本在仕途上有著大好前程之人,也紛紛“下海”。如金陵人李汝成,果斷放棄仕進,“賈六合市上”;左丞相阿里海牙之孫貫云石,原本享受著翰林學士的高位,亦毅然放棄官爵,在江南的錢塘隱姓埋名,“賣藥市肆”,當起了藥材商人。

元朝從商的風氣盛行后,“名士逸民,都無心于仕進,終元之世,江南登進士者,止十九人而已”。對于這一歷史反常現象,晚明嘉興人李日華解釋道:“元季,士君子不樂仕,而法網寬,田賦三十稅一,故野處者,得以貲雄,而樂其志如此。”重商而輕仕,實屬帝制時代的一朵奇葩。這不僅影響到個人前程,也改變著江南市鎮的走向。

浙江濮院鎮原是江南一個普通的草市。南宋時期,濮鳳攜家帶口移居此地,因其后人、吏部侍郎濮光斗為宋理宗所器重,濮氏家宅獲賜名為濮院。此后,該草市在濮氏家族桑蠶絲織業的帶動下走向繁盛,進而得名濮院鎮。南宋滅亡后,元廷鼓勵農商發展,濮氏家族遂在經營桑蠶絲織業的基礎上,兼營絲綢集散貿易,又于大德十一年(1307)春,斥資萬金設立了具有貿易中介性質的四大牙行,逐漸將濮院鎮經營成為江南地區的絲綢重鎮。


▲浙江桐鄉濮院香海禪寺。圖源:攝圖網授權

海鹽縣澉浦鎮是江南海運重鎮,早在兩宋時期,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元革宋鼎之后,元廷不但承襲了宋代市舶司制度,還將這一重要管理機構設置于澉浦鎮。同時,元世祖忽必烈將慶元(今浙江寧波)與上海等另外兩處市舶司一并交由熟悉海事的楊發家族打理。經過楊氏三代人的經營,澉浦一躍而成為與泉州、太倉齊名的海外貿易中心。

農商并重,同樣促成江南棉業市鎮的興起。

起初,江南并非棉花的主場。作為外來經濟物種,直到宋末元初,棉花才進入長江、黃河流域。當時,江南部分地區因土質問題,百姓不得已之下“因謀樹藝,以資生業”,將棉花種植當成副業發展,用以填補糧產的不足。但,直到元朝涉棉政策與技術發生變化前,江南的棉花產業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忽必烈“首詔天下,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先后設立勸農司和司農司,督導各地農業生產,鼓勵棉花種植。至元二十六年(1289)夏,元朝政府“置浙江、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綿提舉司,責民歲輸木綿十萬匹”,采用行政手段推進江南地區的棉業生產。到了元貞二年(1296),元成宗又對江南稅制進行改革,“秋稅止命輸租,夏稅則輸以木棉布、絹、絲、綿等物”,將棉布列為常賦之物。

同樣在元貞年間(1295—1297),江南落后的棉紡織業因黃道婆“教以造捍彈紡織之具”,迎來了一輪技術革新。于是,在政策推動與技術革新所形成的奇妙合力之下,江南地區熱烈擁抱這一新興產業,并培育出以烏泥涇鎮為代表的一批棉業市鎮。

可以說,棉業市鎮的出現,是元代江南市鎮走向專業化的縮影。

3

與元代放縱江南自由發展不同,明初之于江南市鎮,不亞于一場噩夢。

明初,朱元璋對江南實行抑豪刬富的國策,強令江南富民遷徙他處,一代傳奇巨富沈萬三及其家族也在這場移民運動中走向衰落。這一高壓政策,幾乎等同于釜底抽薪,使以富家巨室為基礎的江南市鎮陷入近百年的凋敝狀態,甚至一度激起了民間追憶前朝盛況的“元季情結”。

盡管備受打擊,但假以時日,江南市鎮仍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到明代中期,人口激增,江南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嚴峻,剩余人口不得不轉入尚未充分發展的商品貿易領域。自此以后,延至清代,江南市鎮經濟趨于專業化的特點愈發明顯。


▲蘇州山塘街。圖源:攝圖網授權

作為江南地區最為重要的兩種貨品,棉布和絲綢始終是難以繞開的話題。

繼元朝于江南大力推廣棉花后,明朝亦不遑多讓。明初,朱元璋曾下令,“凡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仍對植棉念念不忘,再度下詔“(民間)如有隙地,種植桑棗,益以木棉,并授以種法,而蠲其稅,歲終具數以聞”。明末時期,江南的棉花種植已遠超水稻,太倉地區“州地宜稻者亦十之六七,皆棄稻襲花”。

位于太倉的鶴王市,既是明代的優質棉花產地,也是重要的棉花集散市鎮。鶴王市一帶的棉花因“比之他鄉,柔韌而加白”,聲名遠揚。每當棉商打出“太倉鶴王市棉花”的旗號,來自遠方的閩廣商人紛紛爭相收購。靠著棉花產業,鶴王市每年秋季的交易額高達“數十萬金”。

吳江縣盛澤鎮,是明清時期江南的一個絲織重鎮。明初,盛澤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因人口稀少,甚至于“屠日不能畢一豚”。但到了嘉靖年間,重織輕耕、以綾綢為業的盛澤逐漸聚攏大量人口,升格成為市鎮。關于盛澤鎮的繁榮,明末文學家馮夢龍在《醒世恒言》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

“說這蘇州府吳江縣離城七十里有個鄉鎮,地名盛澤。鎮上居民稠廣,土俗淳樸,俱以蠶桑為業。男女勤謹,絡緯機杼之聲,通宵徹夜。那市上兩岸綢線牙行,約有千百余家,遠近村坊織成綢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賈來收買的,蜂攢蟻集,挨擠不開,路途無佇足之隙。乃出產錦繡之鄉,積聚綾羅之地。江南養蠶所在甚多,惟此鎮處最盛。”

清代,盛澤鎮的絲綢貿易依舊繁榮。當地貿易往往以“每日中為市”,高峰期的交易額甚至達到“日逾萬金”的程度。

棉絲經濟的興盛,逐漸擠占了江南糧食作物的生產空間,部分地區形成“棉七稻三”的農業格局。南宋時期“蘇湖熟,天下足”的景象,竟在明清時期成為了過眼云煙,江南地區不僅供應不了天下糧食,還嚴重依賴外糧輸入。于是乎,一些主打糧食轉運貿易的市鎮也開始勃興。


▲蘇州楓橋古鎮漁隱橋。圖源:攝圖網授權

楓橋鎮,位于蘇州城郊,毗鄰京杭大運河。明清時期,因其交通區位優勢明顯,逐漸發展為江南地區最大的米糧轉運中心,“各省商米豆麥,屯聚于此”。清代乾、嘉時期,楓橋鎮糧食貿易達到高峰,鎮中米行多達200余家。

除楓橋鎮外,吳江縣平望鎮也是江南一大米糧集散中心。早在明朝初年,平望鎮便已經是“居民千百家”的人口大鎮。而且,當地“里中多以販米為業”,糧米加工也極為發達。每當湖廣等地的運糧船抵達,平望鎮便呈現出一幅“千艘萬舸,遠近畢集”的畫面,熱鬧之程度,可與楓橋鎮相媲美。

4

自江南市鎮興起以來,每一次王朝更迭所帶來的戰亂,幾乎都會變成一把扼殺的劍,輕則元氣大傷,重則湮沒消亡。

元明鼎革時期,嘉興縣濮院鎮受到戰火波及,備受打擊。至正十七年(1357),元將楊完者領兵進駐該鎮。一些地痞無賴聞訊,紛紛成為帶路黨。在這些人的指引下,楊完者“抄括院境,擄男女老幼皆殺之”,在濮院鎮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慘案。作為江南的絲織業重鎮,當地產業在這場災難中受損嚴重,紡織工人“杳然散去者歲余”。事后,經過濮氏一族的努力,濮院鎮方才“稍稍漸振”。

然而,好景不長。至正二十六年(1366),張士誠與朱元璋所部大戰于嘉興一帶。濮氏家族見狀,特意借糧給張士誠的女婿潘紹元,希望以此換取濮院鎮的和平。怎料,張士誠大軍后來為朱元璋所敗,濮氏家族也因借糧行為得罪于朱元璋,遭到嚴厲清算。濮氏一族“三十七昆弟”被朱元璋強令拆分,遷徙他處。到了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朱棣發起了對靖難之役的清算,一些已經回歸濮院鎮的濮氏族人因與“建文遺臣”楊任有姻親關系,不得不隱姓埋名,再度遠遁他鄉避禍。直到弘治、正德年間,濮氏家族及濮院鎮才重新走向復興。

在元末的戰亂中,其他一些江南市鎮也未能幸免于難。如烏青鎮(今浙江桐鄉市烏鎮)“民廬寺觀書館舉為煨燼矣,其僅存者唯兩浮屠之遺跡焉”,全鎮幾近毀滅;璜涇鎮因戰亂波及,“民始蕩析離居,而昔時繁華之地鞠為草莽之區矣”,破敗不堪。戰爭對于江南市鎮之害,由此可見一斑。


▲江南水鄉:烏鎮。圖源:攝圖網授權

除去戰亂,江南市鎮亦面臨著其他紛繁復雜的危機與挑戰。

上海縣烏泥涇鎮,曾是元朝帶動松江府“衣被天下”的棉業重鎮,一度“人民熾盛于他鎮”。可到了明朝中期,卻開始走下坡路。嘉靖年間,倭寇肆虐沿海地區,烏泥涇鎮因無城防,為倭寇所破,焚掠而無遺,元氣大傷。加之該鎮河道逐漸淤塞,閘廢渡荒。至清代中期,這個曾名揚天下的棉業市鎮淪為了普通的鄉村。

太倉劉河鎮,自康熙年間開放海禁后,憑借著便利的水運,一躍成為江南最大的餅豆油雜糧市場。然而,此后的劉河鎮,海口日漸淤塞,商流逐漸不通。最終,朝廷于嘉慶十三年(1808)頒發告示,允許商船靠泊上海。一紙命令,讓劉河鎮的繁華戛然而止。

進入晚清之后,特別是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戰火隨著太平軍的北上燃及江南地區,并重塑了江南市鎮的經濟格局。

自明清以來,浙江始終處于缺糧狀態,每年不得不從兩湖、安徽、四川等地運糧以填補缺口。大量糧食的調入,需要轉運和分銷的中間市場,而這個歷史機遇,落到了海寧長安鎮身上。在承擔起浙北糧食轉運與分銷重任的同時,長安鎮迎來了繁榮局面。可是,隨著太平軍與清軍的戰線推移,長安糧市在戰爭中嚴重受損。戰爭結束后,浙北糧食貿易重鎮的頭銜不得不轉移至硤石鎮,長安鎮自此從神壇上跌落。

在太平天國戰爭中,“受傷”的江南市鎮不勝枚舉。嘉定羅店鎮“敗壁頹垣鞠為茂草,昔之衣綺羅食珍羞者,今則什無一二焉”。蘇州的巴城鎮原是“五邑通衢”商業重鎮,但在戰爭中,“市廛盡毀,商業大衰”,直到宣統年間才稍有恢復……

有清一代,以“胡絲”為代表的江浙生絲不僅暢銷國內,亦為洋人所青睞。鴉片戰爭后,因關稅降低,且臨近新的通商口岸(上海與寧波),江南生絲出口逐年呈現增長態勢。有著生絲貿易傳統的南潯鎮,很快就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后,清王朝為恢復經濟,在江南地區大力推廣桑蠶,不少農戶逐漸將稻田改種桑樹,以致到了同光年間,江南呈現出“栽桑遍野,比戶育蠶”的景象。在政策與出口向好的情況下,江南的生絲產業擺脫戰爭陰影,再次繁榮起來。

當時,商人們云集于南潯鎮,幾乎將湖州一帶的生絲產銷全部壟斷。南潯鎮一時風光無兩,成為胡絲的一大貿易中心。生絲貿易帶來了更多的人氣和商機,販夫走卒、行商坐賈紛紛進駐,尋求新的商機。據統計,當地市鎮人口在巔峰時期曾高達四萬,人口的增加使南潯鎮在民國初期被升格為市級建制。


▲浙江湖州南潯古鎮。圖源:攝圖網授權

大浪淘沙之后,曾經的江南市鎮,命運雖然各不相同,卻都帶有歷史演進的影子。

江南市鎮的崛起,本質上是一場自下而上的經濟革命。無論是軍鎮轉型、草市升格,還是棉絲產業興盛、交通集市擴展,都離不開民間智慧的積累與商業活力的迸發。而它們的命運也始終與時代緊密相連,歷史的吊詭之處在于,危機與機遇往往如影隨形。

回望江南市鎮的千年歷程,仿佛翻開了一部跌宕起伏的經濟史詩。從黃道婆一梭一線改變烏泥涇鎮的命運,到濮院鎮的絲綢商賈云集;從元朝農商并重的自由之風,到明清戰火中市鎮的興衰浮沉——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座小鎮,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葉扁舟,載著無數普通人的生計與夢想,在時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參考文獻:

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商務印書館,2022年

包偉民:《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840-1949)》,知識出版社,1998年

樊樹志:《江南市鎮的早期城市化》,中華書局,2023年

傅宗文:《宋代草市鎮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4年

李治安主編:《元明江南政治生態與社會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王旭:《論唐宋時期附郭地區的軍鎮與市鎮》,《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趙子豪爆冷勝世界第一林詩棟!樊振東起立鼓掌,許昕滿臉不可思議

趙子豪爆冷勝世界第一林詩棟!樊振東起立鼓掌,許昕滿臉不可思議

十點街球體育
2025-07-25 15:17:47
大潤發用標牌“內涵”山姆260元會員費?這波太損了

大潤發用標牌“內涵”山姆260元會員費?這波太損了

雷科技
2025-07-24 20:05:41
朱拉尼逃跑,高層遭斬首電視臺被叛軍占領,國家剛到手就丟了?

朱拉尼逃跑,高層遭斬首電視臺被叛軍占領,國家剛到手就丟了?

井普椿的獨白
2025-07-24 15:19:33
楚天運、吳春耕任遼寧副省長

楚天運、吳春耕任遼寧副省長

觀察者網
2025-07-25 15:47:50
徐姍娜,調任新職

徐姍娜,調任新職

政知新媒體
2025-07-25 16:54:16
天降大喜,明天開始財運翻身,悶聲發財的生肖,富得流油

天降大喜,明天開始財運翻身,悶聲發財的生肖,富得流油

人閒情事
2025-07-25 10:47:29
金正恩的體型之謎:朝鮮社會和民眾心理的復雜反映

金正恩的體型之謎:朝鮮社會和民眾心理的復雜反映

近史閣
2025-07-18 15:16:42
把李小璐弄到住院?拍戲只為獵艷女主角,他憑實力把自己作涼了

把李小璐弄到住院?拍戲只為獵艷女主角,他憑實力把自己作涼了

小乘說
2025-07-24 10:16:09
中國可能在等,把三大主要問題解決了,再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中國可能在等,把三大主要問題解決了,再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阿校談史
2025-07-24 00:32:09
養老金調整2%!山西省調整方案預測:定額小幅降低、掛鉤下降明顯

養老金調整2%!山西省調整方案預測:定額小幅降低、掛鉤下降明顯

大笑江湖史
2025-07-25 17:15:18
大潤發內涵山姆笑不活了!網友:樸實無華的商戰

大潤發內涵山姆笑不活了!網友:樸實無華的商戰

廣告案例精選
2025-07-25 16:55:47
莎拉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全面接手菲律賓,或許不用等到2028年

莎拉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全面接手菲律賓,或許不用等到2028年

歷史有些冷
2025-07-25 17:05:03
賀龍含冤離世,周總理下令徹查,兇手找到后他卻反悔:算了吧

賀龍含冤離世,周總理下令徹查,兇手找到后他卻反悔:算了吧

紅夢史說
2025-07-24 09:07:02
陳赫前妻許婧慶結婚紀念日,與老公貼臉好般配,再婚多年沒生孩子

陳赫前妻許婧慶結婚紀念日,與老公貼臉好般配,再婚多年沒生孩子

娛樂圈圈圓
2025-07-25 11:10:08
娃哈哈爭產案的最新爆料來了

娃哈哈爭產案的最新爆料來了

伢伢復盤
2025-07-24 19:26:19
36款熱門車高危智駕場景測試,“團滅”!

36款熱門車高危智駕場景測試,“團滅”!

第一財經資訊
2025-07-25 13:35:25
妻子考上編制后和我離婚,我轉身接受組織調任,如今她后悔不已

妻子考上編制后和我離婚,我轉身接受組織調任,如今她后悔不已

五元講堂
2025-07-22 10:06:22
外表是漂亮“仙女”,實際是“文盲”的8位女星,郝蕾的話太殘酷

外表是漂亮“仙女”,實際是“文盲”的8位女星,郝蕾的話太殘酷

說說史事
2025-07-25 08:51:37
我爸出軌30年我媽凈身出戶,直到他病危住院,她掏出一份DNA鑒定

我爸出軌30年我媽凈身出戶,直到他病危住院,她掏出一份DNA鑒定

今天說故事
2025-05-28 14:10:56
槍:被稱為百兵之王,卻為何在武俠小說中鮮少被提及

槍:被稱為百兵之王,卻為何在武俠小說中鮮少被提及

柳絮憶史
2025-07-24 09:22:25
2025-07-25 19:40:49
最愛歷史 incentive-icons
最愛歷史
介紹古今中外歷史
2126文章數 6714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馬斯克轉發讓懂車帝輔助駕駛測試"火"了 鴻蒙智行回應

頭條要聞

馬斯克轉發讓懂車帝輔助駕駛測試"火"了 鴻蒙智行回應

體育要聞

39歲的落選秀,被稱為NBA最完美的人

娛樂要聞

汪蘇瀧不忍了 !張碧晨痛失《年輪》演唱權

財經要聞

劉煜輝:當下重要不是找確定性而是轉折點

科技要聞

36款熱門車高危智駕場景測試,“團滅”!

汽車要聞

李斌一口氣講了近3個小時樂道L90 原因是為啥?

態度原創

游戲
教育
本地
健康
軍事航空

MOD大神發力了!5款《明末》MOD助力改善優化體驗

教育要聞

2025高考慘痛教訓!安徽600+考生投檔民辦!貴州高分考生被誤錄取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風拂鹽湖,躲進格爾木的盛夏清涼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軍事要聞

吳謙少將任中國駐埃及使館國防武官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周宁县| 甘孜县| 汝城县| 改则县| 保靖县| 长乐市| 金川县| 崇仁县| 广宁县| 城固县| 和田县| 安新县| 肇源县| 饶平县| 芦山县| 黎平县| 凤山市| 客服| 军事| 永年县| 读书| 乌什县| 康马县| 左贡县| 潼关县| 普格县| 平塘县| 霞浦县| 保定市| 会宁县| 九寨沟县| 莱阳市| 兴城市| 屯门区| 华蓥市| 光山县| 鸡西市| 丘北县| 淮滨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