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記者張興軍駐印三年期間,印度大選牽動全球,中印關系經歷了從洞朗對峙到加勒萬河谷沖突,世界范圍內則發生了中美貿易摩擦、新冠大流行等諸多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大事件。
在歷史與政治的宏大敘事之外,他還造訪了印度社會的各個階層:從路邊小販、出租車司機、工廠老板,到教師、學者、電影明星。
也通過在印華人的視角,提供了一個中國人眼中真實的印度,見證了古老的大國在現代化的高速發展下的斷裂與新生。
奔赴印度:探索未知與尋求互鑒
2017- 2021年,張興軍擔任新華社駐印度記者。他表示,選擇印度,一是得益于新華社提供的海外輪換機會,二是受全球化浪潮驅使,渴望探索這個信息相對匱乏的龐大鄰國。
中印同為十億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彼此存在諸多誤解,他希望通過觀察印度,更好地理解中國。 但相互之間的理解和認識還遠遠不夠,且存在不少誤讀和誤解。
比如張興軍帶回國的書簽,女兒分給同學時,同學竟難以置信這是印度制造;在孟買,印度朋友常問他中國人是否都會功夫、中國為何支持巴基斯坦與印度作對,以及中國人是否什么都吃等問題。
甚至有印度人看到YouTube上韓國人吃狗肉的視頻,誤以為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這些誤解反映出中印之間在文化認知上的巨大差異。
態度分化:民眾與媒體的不同視角
在印度,民眾與媒體對中國態度迥異。日常接觸中,印度普通人友好平和,張興軍結交了不少朋友。
但印度媒體多由私人、家族或財團掌控,主流英文媒體受西方影響,加之歷史因素,對中國報道常帶偏見。
在印度,媒體對中國的報道篇幅較大,經常出現在重要版面和時段,而在中國,對印度的關注相對較少,大多停留在刻板印象和段子層面,嚴肅話題的討論也不夠豐富。
在一次線下活動中,一位印度中年大叔得知張興軍是中國人后,突然大聲質問中國為什么支持巴基斯坦,場面十分尷尬,這讓張興軍深刻感受到兩國之間認知的 “溫差”。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后,印度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相關消息,讓身處印度的中國人時刻被這樣的信息包圍。
印度也存在 “龍象之爭” 的觀點,這一觀點源于歷史糾葛和新的競爭因素。
1962年的邊境沖突始終是印度的一個心結,而在全球化上半場,中國順利融入全球體系成為世界工廠,印度卻未能抓住機會,部分印度人將此歸咎于中國,產生了“酸葡萄心理”。
如今,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又與印度相鄰,給印度帶來了一定的壓迫感。
華人與中企的困境
印度華人社區發展受限,新德里無唐人街。張興軍分析,印度傳統文化排外、勞動力成本低削弱華人優勢,而不穩定的雙邊關系是主因。1962年后,華人處境惡化,被迫移民,如今留下的多為老人,局勢緊張時會隱藏身份。
中印簽證問題突出。印度對中國記者簽證嚴苛,期限不定、續簽繁瑣,還與銀行卡、通訊綁定,過期即停機,嚴重阻礙交流,相比之下西方記者待遇更好。
印度手機市場,中國品牌包攬前五中的四席
中資企業對印度市場態度復雜。疫情前,雖不適應環境,但因市場龐大保持樂觀;疫情后變得謹慎保守。自媒體稱的 “逃離” 雖不準確,但反映發展趨勢變化,如印度對小米等企業罰款、對 TikTok 訴訟等。
不過,比亞迪、富士康等仍積極布局。在中資企業全球規劃中,印度因體量、市場等因素難以繞過。
經濟社會:獨特結構與深層矛盾
印度經濟結構特殊,服務業占GDP60%左右,制造業僅15%,與多數新興經濟體不同。這源于殖民時期資源供應定位、獨立后計劃經濟受阻及土地制度制約,最終形成以技術密集型服務業為主的畸形結構。
莫迪推動制造業面臨國家整合難題。他以印度教民主主義動員國家,若平衡得當,或可突破基礎設施、勞動力等障礙。蘋果在印布局加速,是積極信號。
社會文化上,種姓制度殘留影響深遠,跨種姓通婚常生悲劇。工作文化中,印度企業 “內卷” 程度低,中企面臨管理挑戰。
文化交流方面,中國接納印度文化多,輸出少,印度電影講故事能力強但市場分散。互聯網領域,印度雖落后,但智能手機發展快,吸引中國內容商。
印巴沖突
張興軍最關注印度工業化進程,認為其將影響全球地緣政治。雖有報告預測印度經濟未來可期,但仍存樂觀成分。
談及疫情,他認為印度政府已盡力。雖早期防控失誤,過度關注中國輸入,但后續采取封鎖、救助等措施,在能力范圍內應對。
近期印巴沖突中,印度的表現也反映出其在軍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紙面實力看,印度軍力占優,但在沖突中,其空軍表現不佳,被巴基斯坦擊落多架戰機,包括先進的 “陣風” 戰斗機。
這背后反映出印度軍隊在戰斗意志、飛行員訓練水平和實戰經驗等方面的不足。
同時,印度在戰略層面的布局也存在問題,其參與的 “四邊機制” 軍事意義有限,在此次沖突中,外部支持不足,與巴基斯坦背后有中東國家和中國支持形成對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