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香港是內地游客心中“購物天堂”“美食圣地”的代名詞,銅鑼灣的繁華、尖沙咀的煙火氣吸引著無數人奔赴。
可如今,從機場地勤的不耐煩呵斥,到茶餐廳里苛刻的消費規則,香港服務業的“高冷”姿態,讓不少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當“效率至上”碾壓“顧客體驗”,當“不接待標準”成為常態,這座城市曾經的親和力因此一點點流失……
這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矛盾與隱情?
香港服務業又為何從“香餑餑”變得讓游客望而卻步?
香港服務業
2025年5月10日,陳喬恩攜父母在香港機場40號登機口轉機前往沙特阿拉伯時,遭遇一名男性地勤人員“全程黑臉+高頻催促”。
據陳喬恩描述,該地勤不僅對旅客詢問“翻白眼、甩臉色”,更以“吼叫式”語氣催促登機,甚至在她質問“你在催促什么”時,態度惡劣。
陳喬恩當場怒斥:
你是拿薪水工作的,請拿出專業態度!
隨后在社交平臺發文:
第一次遇到這么大聲無理的地勤,如果天天如此,不如回家整理情緒再上班。
出門在外,大多數人都是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她無法想象為何要遭到如此待遇。
而她在網絡上的炮轟言論一出,引得無數網友感同身受,對其敢于發聲的態度也表達了贊賞。
陳喬恩的遭遇并非個例,香港服務業的問題早已在各個角落悄然滋生。
不僅是機場這種客流量大的場所,在普通的茶餐廳,不少游客也會遭遇不太友好的服務。
今年“五一”不少內地游客前往香港旅游,多年前有人形容內地游客購物如“蝗蟲”,如今內地游客低消費行為又被稱為“乞衣襲港”。
在港媒報道中,內地游客在“五一黃金周”充斥了香港多個知名景點的街道,但大額消費較少。
不少內地游客沒有預定酒店住宿,夜里在麥當勞睡覺過夜,更是讓不少香港人咋舌。
有人認為這些人“影衰同胞”,更有甚者認為這些人簡直是“破壞城市形象”。
部分情況下,內地游客進店消費遭遇了一些因文化差異、經營理念不同等帶來的爭執。
在部分香港服務場所,如餐廳、零售店鋪等,服務人員常表現出傲慢、不耐煩的態度。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在餐廳外常常會看到一些十分苛刻的要求。
比如,少于4人坐4人卡座要付3人的茶位費。
還有門店窗戶上明確張貼的“不接待標準”。
嫌貴、嫌上菜慢、嫌量少、趕時間和過于挑剔,都會成為被餐廳拒絕的理由。
此次五一,內地游客不僅在夜間擠爆麥當勞等24小時營業的餐館,還因為相關事件登上了當地新聞。
一家四口只吃兩碗米線,最終被店員要求按照三人份結賬最低消費,引發內地游客不滿。
內地游客認為受到歧視,店員則選擇堅持讓對方付款最低消費,雙方僵持讓人感慨。
從機場到餐廳,香港服務業從業人員為何會對待顧客如此苛刻?
這種高姿態成為常態,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態度差的背后
不同于內地服務行業追求“顧客至上”,在香港從事服務業,需要追尋一個“效率至上”。
餐館為了提升經營效率,甚至對服務員提出翻臺率的KPI,結果可想而知。
服務員并不樂意去服務那些不熟悉點餐環節和菜品的顧客,也就有了之前看到的,對于顧客的“不接待標準”。
除了餐飲行業,零售業也是如此。
鮮少會有服務員會為顧客提供講解和幫助,這對于習慣自助購物,對商品有所了解的顧客來說是極好的。
但對于那些想要閑逛,一邊了解一邊買的顧客來說,很難達到理想的購物體驗。
在“效率至上”的要求下,服務業從業者大多數卻只能拿到當地中下水平的工資。
而這些工作者大多數還要面對房屋高昂租金,以及高強度的工作,這也難免造成了服務行業部分從業者的態度不佳。
面對這些問題,商鋪也有自己的苦衷。
香港寸土寸金,房價高昂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與此同時,臨街門店的租金也是十分地高昂,商家要維持利潤就必須提高效率,比如說“餐廳要提高翻臺率”“要求4人以下顧客付最低3人消費”。
除此之外,還有“限時用餐”“強制拼臺”以及“收取座位費”這些讓內地游客望而卻步的規則。
這樣的行為也許在香港本地人看來已經習以為常,但內地從來都更講究“顧客至上”。
無論是餐廳吃飯還是逛街購物,講究的是一個心情舒暢。
這與行人匆匆的香港講究的“效率至上”完全不同。
提高效率的時候,降低了服務質量,給香港服務從業者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再加上與內地游客的一些語言文化差異,難免讓雙方產生了互相不理解的爭執。
在內地游客看來,高壓工作環境下,部分服務行業從業者顯露出的各種不耐煩,并不該成為一個城市服務行業的常態。
而港媒口中的“乞衣襲港”,也只是因為他們對于內地旅游文化不夠了解罷了。
除了工作理念和工作壓力的因素,內地游客獨特的旅游方式也給香港服務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乞衣襲港”背后
假期短要逛的地方又多,在內地大學生的帶領下,“特種兵”旅游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悄然興起。
對旅游意愿強烈,經濟實力較弱的人來說,用最少的錢去最多的地方,才是心目中想要的旅行。
于是說走就走,主打只逛不買,一天走遍想要去景點的“特種兵式”旅游,逐漸在內地成為常態。
一張張打卡照的背后,是這些“旅游特種兵”走遍祖國大好河山強有力的證明。
可當這樣的旅行態度在內地逐漸成為主流,不少人習以為常的時候,香港人還并沒有理解這樣的旅游習慣。
香港住宿十分昂貴,一間十多平米設備簡陋的旅館,一晚上就動輒上百元。
這對于不少“旅游特種兵”來說,實在是難以承擔。
當然,被稱為“乞衣襲港”的人群中,也并非只有這樣消費能力的人群。
其中不乏到了香港丟失證件后無法開設房間的,也有語言不通怕被坑,于是隨大流在店鋪休息的。
這樣的行為,也注定造成了香港商鋪經營者的無奈。
然而,讓人嘆息的是,香港服務業態度較為傲慢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
此次又被陳喬恩在網絡曝光在香港轉機,看到地勤人員大吼游客快速刷機,在游客感同身受的同時,再次讓香港服務業的態度被大眾所關注。
作為服務業,行業意識不足,必定會遭到淘汰,想象一下如果內地商家進駐,他們如此態度又還能堅挺多久呢?
結語
香港服務業的“傲慢”與內地游客的“隨性”碰撞,看似是服務理念的沖突,實則是雙方需要互相理解與適應的信號。
過去的輝煌不能成為固步自封的資本,“效率至上”不該以犧牲服務溫度為代價。
隨著內地服務業不斷發展,“特種兵式”旅游文化的興起,香港服務業若能放下姿態,重新審視自身,學會在效率與溫度間找到平衡,必然能再次煥發生機。
相信未來,香港能重新成為那座讓游客滿心歡喜、流連忘返的魅力之城。
畢竟,真誠貼心的服務,才是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
部分消息
爆火的特種兵式旅行,成為青春認同的確證|北京日報
地勤態度引眾怒!陳喬恩香港機場發文吐槽|香菇說娛樂
內地客五一窮游香港被黃絲嘲諷 “乞衣襲港” 驚動港府,特首李家超:香港作為好客的城市要有包容氛圍!|粵港澳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