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三丞相
紹興十三年 (1143),距洪皓使金已過去十五年,恰逢金熙宗得子,大赦天下的消息傳來,這不僅意味著他們長期被扣的困境得到了解脫,更重要的是他們終于能夠重返故土,與家人團聚,繼續未竟的事業。
洪皓與隨行的朱弁、張邵一同返回故鄉。但此時的南宋剛剛簽訂紹興和議,岳飛被宋高宗、秦檜、金國三方聯合迫害致死,且紹興和議中的 “不許以無罪去首相” 確保了秦檜相權的穩固,此時就是南宋史上最黑暗的秦檜獨相時期。
洪皓
洪皓歸國后基于宋金雙方國勢的變化以及自己出使金朝的所見所聞,認為此時可以與金朝一戰、恢復故土,故洪皓極力主張恢復、反對偏安。
但其思想與秦檜等主和派的思想相悖,雙方產生分歧,洪皓被貶出朝。洪皓共生八子,長子洪適和次子洪遵、三子洪邁同朝為官,洪皓被貶后洪適兄弟也相繼被牽連。
洪適是洪皓長子,原名 “造”,后更名 “適”,字景伯,又字溫伯、景溫,因晚年居住于盤洲園林,故又自號 “盤洲老人”。洪適聰敏且悟性高,自幼就能 “日誦三千言”。
“公年才十三,已能顓任門戶。時值敵騎犯吳,間關奉秦國、魏國,挾五弟三妹歸鄱陽。指眾食貧,忠宣奉入在秀,復迎挈以往,凡九年,而魏國棄諸孤”。
洪皓出使金朝時,洪適年僅十三歲。因家中有弱母幼弟,洪適早早承擔起了家中重擔,他帶領祖母、母親以及弟弟妹妹數人避禍饒州。
“忠宣 (洪皓) 又久留朔方,公茹悲含辛,破涕自力,以奉秦國之歡。躬率三弟,刻意問學,為文自出機杼皆中程度,一時名人,多折輩行與之交”。
洪適在承擔家事的同時還不忘學業,與兄弟們以先祖和父親為榜樣而苦學多年,得到了很多先輩的認可。
洪遵是洪皓的次子,字景嚴,號小隱,自幼受到祖父、父親的影響,為人謙遜端重。入仕后和長兄洪適、弟洪邁相互扶持、自強自立。
紹興十二年 (1142),洪適和洪遵考中博學宏詞科,二人分別為榜眼和狀元,宋高宗曾夸獎他們:“父在遠方,子能自立,此忠義報也,宜升擢”。
宋洪文敏公(邁)畫像
洪遵詞科入選后被授秘書省正字,秦檜之子秦禧為其長官,因洪遵與秦禧為政思想不同,且洪遵不愿曲意奉承,所以洪遵在任上兩年被秦禧刻意壓制、不得升遷。
僅一年后,紹興十三年 (1143) 九月洪皓就被貶知饒州,當時洪適和洪遵同為秘書省正字,因受到父親影響,洪適被貶為臺州通判,洪遵為常州通判。
洪邁是洪皓第三子,自幼便顯露出非凡的才智和天賦,他字景廬,號容齋。“幼讀書日數千言,一過目輒不忘,博極載籍,雖稗官虞初,釋老傍行,靡不涉獵”。
宋洪文敏公(邁)畫像
洪邁于紹興十五年 (1145) 中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授予右承務郎、兩浙轉運司干辦公事。紹興十七年 (1147) 洪皓被貶,為壕州團練副使、英州安置,洪邁也受到牽連被貶,隨同父親到英州后在當地任州學教授。
洪適在臺州時與臺州守臣章惇政見不一,洪適任期滿后,臺州守臣彈劾洪適,同年十一月殿中御史余堯弼又彈劾洪適 “艱險強暴,得自家傳,在臺州,貪墨逾爛”。洪適再次受到牽連被免官,后往來嶺南九年,侍奉父親。
宋愛國名臣洪皓和他的三個兒子洪適、洪遵、洪邁
洪適兄弟在隨父親貶謫奔波的過程中產生了畏禍心理,他們都有一些逃離世俗的傾向,將自己的重心從政事上轉移到其他方面。
洪適自幼熱衷于金石學,洪適三弟洪邁曾評價他:“吾兄‘獨于隸古之習根著膠固,手追心摹,今三十余年。得黃金百如視涕唾,即獲一漢刻津津然,吁衡擊節,綴食罷寢,摩擎而謹讀之,意世間所謂樂事直無以右此者。”
洪邁知贛州時有德政于民
先天垂意加后天不斷學習鉆研,洪適在金石學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寫有《隸釋》《隸篆》《隸韻》《隸圖》《隸續》等金石學著作,但僅有《隸釋》《隸續》留存于世,因此洪適同歐陽修、趙明誠被并稱為 “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遵對錢幣學研究頗深,結合了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成果創作出了關于錢幣的專門著作《泉志》,其中著錄有錢幣三百四十八枚,所錄的錢幣上起商周時期,下至五代十國,在地域范圍上不僅有漢族錢幣,還記載了很多少數民族當地的錢幣,范圍之廣,時間跨度之長,種類之多,都超過以前的錢譜,《泉志》也被視為錢幣學史上的奠基之作。
洪邁幼年時經歷過金兵入侵、二帝被虜、國家滅亡和建炎南渡,所以少年時就知國家和朝廷屢遭變故。他二十一歲時,父親歸國,但不到三年在排擠下被貶謫出朝,剛剛入仕的二兄洪適和洪遵也無端牽連被貶,全家陷入困頓之境達十三年之久。
生活的磨難使洪邁想要逃避現實,于是洪邁開始癡迷于搜集志怪故事,在二十多歲時開始創作志怪小說,通過離奇的故事反映現實生活,一直到晚年才寫成《夷堅志》并留存于世。
洪皓父子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接連不斷受到打壓,他們禍福相依、榮辱與共。并沒有屈服于黑暗勢力,而是在頑強堅持的同時投身于創作中,廣泛接觸民眾,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以側面反映出洪氏家族剛柔并濟、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紹興二十五年 (1155) 洪皓遷往袁州,因多年被打壓、貶官奔波洪皓身體不堪重負,最終病死去往袁州途中,宋高宗聽聞后復洪皓敷文閣直學士,封爵至鄱陽郡開國侯,“故觀文殿大學士、魏國公、贈太師留正謚忠宣”。
洪適
紹興二十五年對洪氏家族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十一月洪皓病死于途中,洪適兄弟們為父親服喪三年。僅洪皓去世兩天后,秦檜病死,秦檜長達十八年的擅權也隨之結束。
宋高宗急于擺脫秦檜對南宋政權的消極影響,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宋高宗對秦檜擅權時期的冤獄進行平反,重新起用被秦檜打壓之人,被后世稱為 “紹興更化” 的一系列措施給洪氏兄弟們帶來了重入朝堂的希望。
宋高宗
紹興二十八年 (1158),洪氏兄弟服喪期滿,宋高宗多次召見洪遵和洪邁,“王春二月,家弟遵、邁接踵召對。上謂先君與宇文虛中同時作使,宇文受偽命,卿父獨執節不屈。且道秦檜毀隔之說,所以不得大用”。
宋高宗將洪皓屢次被貶的原因歸咎到秦檜身上,并表達了自己對其兄弟的欣賞之意。是年二月,“洪遵除起居舍人”。該年三月 “左宣教郎洪邁除秘書省校書郎”,四月洪適 “起知荊門軍”,自此洪氏兄弟開始正式登上政治舞臺并逐漸展現出自己的文才武略。
縱觀洪氏家族的發展過程,從普通農戶到南宋時期江南地區的名門望族,洪氏家族的騰飛與家族中每一代人的勤勞奮斗都息息相關。
其中起到轉折作用的是洪適的高祖洪士良,舉家遷徙、經商發家、教子育孫,這些都促進了洪氏家族的興起和壯大。后經過洪炳、洪彥升、洪皓三輩人,洪氏家族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到洪適、洪遵和洪邁兄弟三人先后入仕,被時人稱為 “一門三進士”,至此洪氏家族發展到達鼎盛時期。
文|萌眼探世界
編輯|萌眼探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