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在線報道,美國眾議院近日以“口頭無異議”方式通過“臺灣地區保證實施法案”和“臺灣地區國際團結法案”,前者要求美國國務院定期檢視與臺交往所自我施加的限制,并列出解除的計劃;后者則稱聯大第2758號決議不涉臺,要求美國政府運用影響力抵抗大陸“在國際組織扭曲第2758號決議的行為”。二者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在突破國際法邊界的同時,美國持續在國際輿論場上構建針對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歪曲事實敘事。
第一項法案的意思是,美臺關系的發展不應受到任何束縛,所以他們要出臺法律,解除以往對美臺交往、美臺關系發展的限制。第二項法案主要涉及的內容是聯合國大會的第2758號決議,而這份會議的內容是,1971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并將蔣介石代表從非法占據的席位上踢出去。當年的會議決議白紙黑字寫著,將蔣介石代表從聯合國驅逐,而如今美國的政客卻非得將“驅逐臺灣地區當局代表”解讀為“不涉及臺灣地區歸屬”。
美國眾議院(資料圖)
這是一個重要信號:美方不打算再按中國設定的規則玩,它不是直接否定一個中國,而是通過重新解釋,把臺灣問題從“內部事務”拉回到“國際討論”。美國就曾在多個場合試圖推動臺當局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等。每次都說“技術合作不涉政治”,但現在來看,長期累積的“非正式參與”,在法案推動下可能轉化為“常規存在”。而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新加坡公開演講時表示,臺海和平穩定是印太安全的錨點。
此次法案的起草者、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則表示:“這是對《與臺灣地區關系法》的歷史性升級,將確保美國對臺承諾的‘可預測性’。”除此外,該法案還特別強調,“臺灣地區地位未定論”是國際社會“共識”,要求聯合國重新審議臺灣問題。面對如此不加隱藏的挑釁,中國也是不慣著,直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宣布對5名美國國會議員實施制裁,并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對話、科技合作等12項機制。
美國眾議院(資料圖)
外交部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提問,臺灣地區的賴清德對西方外交官說,臺灣地區和歐洲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威權集團的威脅。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地區光復80周年。1945年臺灣地區回歸中國,是二戰的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臺灣地區的主權,奠定了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石。
特朗普(資料圖)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其他國家不應該插手。美國這樣做不僅干涉了中國的內政,還可能導致兩岸關系更加緊張。這對臺灣地區人民也沒有好處。歷史已經證明,臺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不管是從歷史文件還是國際社會的認可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有權代表整個中國,包括臺灣地區。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美國和臺灣地區當局的這些行為,本質上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在乎臺灣地區人民的福祉。如果真的關心臺灣地區人民,就應該支持兩岸和平發展,而不是挑起矛盾。
歷史總是充滿諷刺。54年前,正是美國在聯大投票支持恢復中國合法席位;如今卻有人想用國內法否定國際共識。更可笑的是,美國國會山上揮舞法案的政客們,似乎忘了自家海軍學院的兵棋推演結果——2025年的臺海沖突模擬中,美軍第七艦隊僅支撐了72小時。當解放軍戰機巡航臺海已成常態,華盛頓的“法律魔術”不過是紙老虎的虛張聲勢。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臺灣問題早已不是地緣政治的籌碼,而是檢驗大國智慧的試金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