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似繁華但又冷漠的時代,總一束光,一次又一次的照亮人心,讓我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美好從未缺席。
想必大家最近都看了鄭志軍跳水救人的視頻。
然而,這本該是一個純粹暖心的故事,發展到現在卻又被一些“小人”潑了一盆冷水。
一些人將關注點偏移,肆無忌憚地對獲救的孫女士佩戴的首飾以及她送出的謝禮評頭論足,這種無端指責,令人痛心又憤怒。
我們不禁要問,對于“重生”的孫女士,我們更應該關心的不是救人者和事件本身嗎,反而將這些身外之物上升到人身攻擊的層面?
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01 生死瞬間
5月2日,這本應是一個普通而且愉悅的假期,但在浙江金華的一個景區卻上演了一出“死里逃生”。
當地一景區內,有個高約 20 米的瀑布,瀑水落入下方約 100 平方米、深度超 5 米的碧綠色深潭,因落差大,潭面形成漩渦,景色迷人。游客們都因這美景所駐足,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沉浸在大自然的饋贈中。
但,誰也沒想到,令這個瀑布聲名遠揚的并不是它的“美貌”,而是一次落水救人事件。
在大家正在愜意的游玩拍照時,一聲巨響頓時打破了假期的嘈雜。
隨著“撲通”一聲,大家的目光紛紛尋找聲音來源。
誰知,竟是一位游客失足落入潭中。
她身旁弱小的女兒,只能一邊哭喊,一邊無助地看著媽媽被無情的潭水吞噬。
再看她在水中拼命地撲騰,顯然是不會游泳的。
更糟糕的是,潭水足足深達5米,加之暗流和旋渦的吞噬,落水者生命危在旦夕。
就在大家急得焦頭爛額之下,又是“撲通”一聲。
這個聲音干脆利落,充滿力量,來自一位名叫鄭志軍的男子。
他奮力游向落水者,每一次劃水都顯得格外堅定有力。
令人欣慰的是,在他與冰冷的潭水和暗流旋渦搏斗了許久,終于將落水者成功拉出。
游客們頓時歡呼,紛紛伸出援手,樹枝、樹干便成了通向岸上的“生命通道”。
整個救援過程還不到兩分鐘,但每一秒都顯得如此漫長,驚心動魄。
好在,施救者和落水者都平安無虞。
上岸后,體力透支的鄭志軍全身發抖,但他卻只留下了簡單的“沒事就好”,便消失在了人群中,沒有留下絲毫信息。
但他的這縱身一躍,不僅拯救了落水者整個家庭,更在整個金華城掀起了一場溫暖漣漪。
至此,他便成了全網關注的平民英雄。
這場振奮人心的救援,時刻縈繞在人們的腦海中,而落水者孫女士更是延續展現了知恩圖報的美好一面。
02 感恩的延續
“重生”后的孫女士,心中滿是對孫志軍的感激之情。
為了表達這份感恩,她便通過景區監控和一眾網友的幫助,經過一番周折,她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這天,孫女士帶著一面錦旗,和一束鮮花,登門拜訪孫志軍。
見到鄭志軍的那一刻,孫女士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瞬間淚如雨下。
她緊緊抱住鄭志軍,顫抖的聲音艱難的說著:“那天我以為我自己要死了,是您把我從鬼門關拽了回來。”
簡單的感謝顯然是不足以表達孫女士的感激之情的。
她認 52 歲的鄭志軍為“親哥”,并表示今后每逢佳節都會前去探望。
不過,這場生死營救的溫暖后續并沒有告一段落。
孫女士的丈夫在得知妻子“劫后余生”時,第一時間求助媒體,將此壯舉公之于眾。
在得知鄭志軍正在經營一家民宿時,他包下了民宿的所有房間作為自己公司的團建地。
這一系列舉動,無不彰顯著孫女士一家知恩圖報的真摯情感。
本以為這場生死營救的溫暖故事就此畫上了圓滿句號。
然而,網絡的角落里卻悄然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03 刺耳的雜音
就在大家都在為鄭志軍的英勇行為和孫女士的感恩之心點贊時,一些人開始對孫女士送的禮物和她身上的首飾評頭論足,指指點點,進行惡意的揣測和指責。
他們質疑錦旗和鮮花太“寒酸”,認為應該拿出諸如像現金之類更“實在”的感謝。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孫女士發布的感謝視頻下方進行攻擊類評論,嘲笑她戴首飾“炫富”,不給現金實物感謝等。
甚至一度懷疑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秀”。
簡直是荒謬至極。
難道,所有的感恩都必須以物質回報作為標準嗎?
他們無視鄭志軍救人時的毫不猶豫,看不到孫女士一家真誠的感激之情,只盯著那些無關緊要的“細致毫末”,肆意宣泄自己內心的陰暗和狹隘。
就拿前不久比爾蓋茨將其公司的一部分資金用于投身公益事業的事情來說,他們本懷著一片赤誠之心,為慈善機構捐贈物資。
誰曾想,卻遭遇黑子造謠,聲稱他的善舉不過是作秀,甚至臆測其真正目的是為了避稅。
這種毫無根據的言論,不僅損害了企業的聲譽,更打擊了其他企業參與公益性事業的積極性,嚴重破壞公益氛圍。
此番所作所為,令人無比心寒。
面對這些甚囂塵上的惡意言論,作為事件主角之一的鄭志軍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04 英雄初心
鄭志軍并未過多理會,他始終認為,救人是出于本能,也從未想過要得到什么回報。
在采訪中,鄭志軍表示:“我一直記得孟祥斌,他是我的偶像,也是同鄉。”
2007年,軍官孟祥斌為救跳江女子而犧牲的事跡曾感動中國,如今鄭志軍用榜樣精神付諸實際行動,延續這份寶貴的精神內涵。
從孟祥斌縱身躍下婺江大橋,到鄭志軍寒潭孤勇,這種不計回報的見義勇為精神,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正能量,也是最珍貴的財富。
結語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鄭志軍的見義勇為、孫女士的知恩圖報,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照亮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勾勒出社會溫暖的底色。
然而,那些惡意揣測和指責的黑暗言論,卻如潛藏的毒瘤,侵蝕著社會的正能量。
如果任由這種不良風氣蔓延,將會讓更多心懷善意的人寒心,讓社會的溫暖逐漸消散。
愿我們都能學會:對義舉,不吝贊美;對感恩,不妄加評判;對善意,不潑臟水。
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變得更加溫暖、更加美好。
部分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52歲男子跳5米深潭救人:孟祥斌的精神刻在我腦海
浙江在線|鄭志軍:“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一件事, 感謝大家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