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字真是“博大精深”,無論怎么“拼湊”總是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不少消費者都被其給影響了。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匯源100%”這個我們都很熟悉的標志,居然也是一個商標,難不成匯源這個老牌果汁也是在玩文字游戲?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收購終止,匯源發文回應
自從當初“千禾0”事件后,不少網友都開始關注配料表了,生怕自己碰到玩文字游戲的商家,而隨著輿論的聲音越來越大。
很多之前沒有被注意到的商標問題都被發現了,比如“壹號土”就是在這時被曝光的,網友們看到同樣是十分的憤怒。
畢竟要是你在后面加上字,那就是另一個意思,土豬的價格和正常家養的豬,也有不小的差距,但讓不少人沒想到的是。
“匯源100%”居然也是商標,要知道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可能最熟悉的就是匯源果汁了,特別是桃子果汁,更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
而匯源能得到這么多人的認可,其實和果汁的純度還是很有關系的,畢竟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中。
當時更多人都比較偏向喝“飲料”,而不是純度比較高的果汁,正是匯源的出現,才能不少人養成了喝果汁的習慣。
在此之后匯源就成為了國人心目中的一個“標桿”產品了,哪怕你沒有喝過,但至少聽說過匯源果汁的名字。
2007年這對于匯源果汁是影響很大的一年,就是在這時匯源成功在香港上市,甚至創下了當時港交所最大規模的IPO記錄。
而就在很多人都以為匯源在上市后,將繼續“高歌猛進”時,匯源的發展卻進入了瓶頸期,長期都停滯不前。
到了2021年匯源更是被迫從港交所退市,開始了破產重組,但在僅僅過了一年時間后,匯源就緩過來了。
之后匯源果汁的銷量,也再度迎來了增長,文盛資產更是直接承諾力爭讓其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A股上市。
可見在重整后,匯源果汁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挺不錯的,但之后國中水務宣布收購終止,讓不少人對匯源果汁又有了新的猜測。
不過從匯源的官方回應來看這次的終止,只是說明匯源在未來的發展有了新的規劃,匯源官方也表示,匯源果汁經營一切正常,并不存在外界所說的問題。
“匯源100%”到底有問題嗎?
而這次匯源的官方回應,打消了不少外界的謠言,但同樣讓不少網友注意到了新的地方,那就是第三方機構認證的“100%果汁全國銷量第一”。
根據現在曝光的消息來看,其實“匯源100%”也是注冊的商標,無論是橫排的還是豎排的,都有類似的商標存在,注冊的時間同樣是比較早。
除了這點,匯源還申請了“匯源+NFC”字樣的商標,商品的方位也是果汁等其他商品,這消息一曝光。
很多網友就炸鍋了,表示自己從小喝到大的匯源果汁100%,難不成不是真的嗎?更有網友評論到,之前自己就覺得匯源果汁和自己榨取的果汁味道不太一樣。
再加上之前“千禾0”以及“壹號土”等被曝光出來玩文字游戲的事情,更是讓網友們變得更加“敏感”了。
其中一位網友的經歷,可以說直接展示出了這樣商標對消費者的危害,根據這位網友的描述,他在之前想要買一個充電器。
就上網上搜索了一下,結果沒想到120w的充電器居然這么便宜,就只要30塊錢差不多,所以這位網友就下單了。
等到充電器到時,網友卻感覺這個充電器應該是沒到120w,手機充電的速度同樣不是很快,和之前用過的120w充電器感覺是不一樣的。
果然等網友去詢問的時候,商家就展示出了詳情截圖,在這里的截圖中,就能清楚的看到,充電器的真實功率就只有12w。
根本就沒有120w,面對這位網友的質疑,商家回應到,其實120w只是型號,真的充電瓦數就是12w。
可見這樣文字游戲對消費者的誤導有多大,但部分網友介紹,其實這次被曝光的“匯源100%”商標并沒有誤導消費者的意思。
更多是為了防止其他不良商家,選擇鉆空子搶占了匯源類似的商標,導致消費者買到了冒牌的商品,損壞了匯源果汁的信譽。
不過部分網友,這時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是純果汁,為啥在配料表里有水呢?其實這就要說到什么叫做100%果汁了。
雖然匯源果汁在配料表中存在水,但還有濃縮汁,這種將濃縮果汁還原成果汁的方法,是可以被稱為100%果汁的。
至于匯源果汁的味道問題,同樣是受到這種工藝的影響,不過這么做也是有好處的,那就是能延長保質期的時間。
文字游戲怎么破?
隨著各種商標被曝光,不少網友也逐漸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在買商品時同樣變得更加的謹慎了,生怕自己就成為了文字游戲商品的“受害者”。
那這樣的問題要怎么解決呢?其實比起這些被曝光的大牌子,我們更加要注意的其實是一些小品牌。
他們為了能賣的更多,很可能會選擇將自己的品牌,往一些名牌的身上靠,誤導消費者以為自己買的商品就是名牌的。
好一點就是消費者雖然買到了品牌不一樣的商品,但東西還是差不多的,最害怕的就是,直接連商品都不一樣。
而相關部門在這方面,在這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規定,要求不能出現類似“不添加”這樣的詞匯,但即便是這樣,商標的不少詞語依舊是存在不太規范的問題。
對此國家也是在一直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減少這些玩“文字游戲”商標出現的可能,特別是在之前“千禾0”的事情被曝光后,對這方面的管控就變得更加的嚴格了。
這么以來以前那種想著通過“投機取巧”獲得更多消費者的商家,路就被徹底的堵死了,相信在未來這樣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少。
也希望各位商家不要做出這樣商標“擦邊球”的事情,不然到時候錢沒賺到,結果自己卻被罰款了,最后你對這樣的事情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