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出門,你去哪里打卡了?
誰能想到,如今西安最火的打卡地標,已不是兵馬俑,而是一家餐廳——魏家涼皮。
有游客說,自己在西安吃過的最好吃的,就是魏家涼皮。
更有意思的是,游客們魏家涼皮門前排起長龍,不是為了吃涼皮,而是嘗一口涼皮界最神奇的漢堡。
魏家涼皮,這個讓陜西人驕傲的餐飲品牌,用20元管飽的涼皮套餐征服打工人,用“酸辣粉加漢堡”的腦洞開辟新賽道。
從街邊攤到坐擁400家門店,從涼皮到漢堡、湘菜、日料、足療的“漫魏宇宙”。
魏家涼皮的路子,究竟有多野?
魏家涼皮的創始人魏文軍,是個典型的陜西漢子。
1999年,他帶著妻子來到西安,在大學門口擺起了涼皮攤。
當時西安的大街小巷里,涼皮店多如牛毛,要想在其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
可魏文軍憑借祖傳的秘制配方,以及堅持現蒸現做的用心,很快便積累起一批忠實“粉絲”。
這碗涼皮,成為魏家帝國的起點。
僅僅兩年時間,憑借著好口碑,魏家涼皮的分店就開到了11家,成了西安涼皮界的一匹黑馬。
然而門店越開越多的同時,問題也接踵而至。
不同的門店制作的涼皮,在口味和質量上參差不齊,傳統的手工制作,已經無法滿足標準化發展的需求。
2008年,在一次南下廣東考察的時候,魏文軍受到腸粉機技術的啟發,自己研究出一套涼皮半自動化生產線。
這不僅解決了涼皮口味統一的問題,還讓生產效率翻了倍,在標準化發展的道路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5年,魏家涼皮在陜西地區的連鎖加盟店已達到200家,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
然而魏文軍并不滿足于此,他把目光從西安放遠到全國。
2007年,魏家涼皮引入西式快餐店面模式,重新規劃廚房、前廳、餐位布局,優化了門店招牌,魏家涼皮的形象煥然一新。
2008年,魏文軍進一步升級涼皮自動化生產線,日產量飆升到5噸,把成本降低了一半。
短短4年間,魏家涼皮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節節攀升,門店也如野草般擴散開來。
到2012年,母公司西安華榮魏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時,魏家涼皮已在眾多一、二線城市鋪開近200家門店。
但隨著品牌業務不斷發展壯大,魏文軍又遇到了難題。原有的原料加工中心,產量已經無法滿足前端的供應。
于是,2013年,魏文軍建造了2萬平方米的中央廚房。2020年,他又投入巨資,建造了專屬原料生產基地和工廠,徹底打通了供應鏈。
2025年,魏家涼皮已經在全國開出標準化直營店400家,成功完成了街邊攤到連鎖化餐飲巨頭的華麗轉身。
雖然魏家涼皮是靠著涼皮起家,但讓它徹底火爆出圈的原因,卻跟涼皮沒有太大關系。
2018年,魏家涼皮突然推出了一款西式肉夾饃——牛肉漢堡。
西安人也看不懂了:“涼皮店的漢堡能好吃嗎?”
結果,15元一個的安格斯牛肉堡,牛肉厚度是麥當勞的三倍,網友現場實測:“咬下去爆汁,比漢堡emoji還標準!”
粉絲們紛紛喊話:“支持魏家漢堡統治漢堡界!”
為此,魏家涼皮又專門開了漢堡專門品牌“魏斯理漢堡”。
除了在西安爆火,魏斯理又迅速在全國開了28家分店。天津首店開業時,慕名前來的顧客從商場排隊到步行街。
但這只是魏家“魔幻”操作的冰山一角,真正的“狂飆”才剛剛開始。
2023年,西安街頭出現“湘魏兒”湘菜館,剁椒魚頭、臭豆腐配涼皮,讓湖南人和陜西人一吃一個不吱聲。
還有魏家便利店的貨架上,關東煮和紫菜包飯讓人垂涎,晚上還有促銷的墨西哥雞肉卷。
更有居酒屋“魏本道”,日式拉面配和風雞脆骨,吃完鰻魚飯再嗦酸辣粉,主打一個中日合璧。
甚至在2005年,足浴店“魏知足”、粵式啫啫煲“魏卜煲”、中式茶飲“魏芯堂”,一個接一個橫空出世,成為“漫魏宇宙”中的新進成員。
在魏家宇宙,早上喝咖啡提神,中午吃湘菜解饞,晚上泡腳躺平,反手還能買個涼茶去去火,一頓操作讓西安人直呼過癮。
這種看似魔幻的跨界,讓魏家涼皮成為餐飲界的“頂流”,同時,也成了兵馬俑、大唐不夜城之后的又一西安標志性打卡地。
之所以能玩出如此多的花樣,離不開魏家涼皮最大的一張底牌,那就是強大的供應鏈。
魏家的全自動中央廚房生產線上,每天涼皮的產量高達50萬份,做好直接由自主物流配送到門店后廚。
面粉從漢中小麥基地直供,海鮮來自亞洲漁港,就連漢堡里的藤椒醬都是標準化料包。
從田間地頭到餐桌,魏家早已實現了供應鏈全覆蓋。
還有超高的性價比,滿足的不僅是胃,更是打工人的心。
對比其他洋品牌15.9元的套餐,只有1個漢堡配可樂,魏家能多出一個肉夾饃。
一家三口200元點外賣吃不飽,在魏家涼皮能點一大桌還吃不完。
在北上廣月薪8000塊,只有魏家涼皮,能讓打工人實現“點餐自由”。
這種“便宜不丟面”的微妙平衡,讓魏家涼皮成了打工人心目中的性價比之光。
魏家涼皮的成功,是草根品牌對時代的精準拿捏,用供應鏈打通低價,用魔幻跨界制造話題,再用高性價比狠狠綁定打工人。
魏家涼皮的瘋狂擴張,看似構建起了一個龐大的餐飲帝國,但背后的諸多問題,卻也逐漸浮出水面。
首先是食品安全的根基遭到質疑。
今年4月,在鄭州金水路的魏家涼皮門店中,市場管理人員查出了廚房內有發黑的菜板,店員在制作涼皮的時候也沒有按照規定佩戴口罩。
店內工作人員雖然聲稱做完要自己吃,但門店依然被停業整改。
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不僅反映出門店在日常管理中的疏忽,也讓消費者對魏家涼皮的管理規范產生了質疑。
盡管魏家涼皮的食材都是由中央廚房統一供應,但當門店數量急劇增加的同時,品質把控和管理的難度,都會隨著指數級上升。
其次是內部創始人的公開決裂。
2023年7月,創始人魏文軍在網上公開爆料,指控公司高管李春林投資屢次失誤,導致公司損失1700萬元,還爆料魏家涼皮負債超2億。
在二人曝光的聊天記錄中,魏文軍大罵李春林“吃里爬外”,李春林則控訴魏文軍言而無信。
矛盾激化后,部分加盟商連夜關店,網友嘲諷:“人心比涼皮更涼。”
很多企業都逃不過這樣的魔咒:草根逆襲時兄弟情深,利益分割卻能刀刀見血。
此外,除了漢堡,其他的跨界很難復制。
魏家涼皮的子品牌眾多,包括魏客咖啡、湘魏兒、魏本道等10多個,但只有賣漢堡的魏斯理最為成功。
其他品牌如湘魏兒、魏客咖啡等,要么被吐槽味道太不正宗,要么因菜品重合而導致定位模糊,很難續寫輝煌。
魏家涼皮和很多擴張中的餐飲品牌一樣,都面臨著“規模上去了,管理卻很難跟上,品類增多了,核心競爭力卻被稀釋”的挑戰。
在實現大而全之前,還應打磨好小而精。
歸根結底,餐飲的命脈從不掌握在資本手中,而在消費者的一餐一飯里。
參考資料:
搜狐新聞《魏家涼皮,還是“魏家宇宙”》
鳳凰生活報告《魏家涼皮,平民餐飲帝國?》
紅餐網《餐飲界小米瘋狂擴版圖:啫啫煲、中式茶飲、足咖》
作者:橘子皮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