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余婷婷
廣汽集團的調整還在繼續。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廣汽集團推動產品本部與研究院重組為“大研發體系”的調整已于上月完成。該報道援引廣汽集團內部人士的話稱:“原來的廣汽研究院分成整車開發院、平臺技術院和造型設計院,加上產品本部,共同構成大研發體系。調整4月份就完成了。4月1日開始試行,有個過渡期,7月1日正式實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汽集團處確認這一消息屬實。
據悉,在今年4月,廣汽集團正式推動產品本部與研究院重組為“大研發體系”,其目的之一是方便在組織架構層面匹配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變革。
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告訴記者:“我們引入IPD,對產品開發的流程要重新梳理、重構。為此,我們成立了產品本部,并把研究院分為造型設計研究院、整車開發研究院和平臺技術研究院。實現真正以產品、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完成整個產品開發的拉動。”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調整后,廣汽集團的整車開發院、平臺技術院、造型設計院以及產品本部均為一級部門,且均歸廣汽集團管理。
廣汽集團稱,新模式將強化產品本部“用戶研究”職能,為研發裝上洞察市場的“眼睛”,從研發源頭開始提升廣汽車型的市場成功率。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據了解,過去埃安、傳祺擁有各自的產品開發團隊,現在已全部收歸于廣汽集團產品本部。這意味著原先分散在不同品牌線的研發資源,正被整合統一,以提升執行效率,而產品本部將負責廣汽集團自主品牌車型的開發。
此外,廣汽集團方面表示,此次行動旨在通過“市場+技術”雙輪驅動,實現“爆款”產品開發從“偶然”到“必然”的跨越。其中“市場驅動”是指通過強化市場洞察、精準把握消費者偏好,提升產品定義及規劃開發能力,讓產品深度契合消費者需求;“技術驅動”指的是通過技術創新與平臺模塊化,推進降本增效,增強包括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三電系統在內的平臺技術先進性及領先力。
除此項調整外,廣汽集團近日還發文透露了其采購一體化改革的成果。廣汽集團稱,通過全面開放供應鏈,采購本部主動、提前尋源,不斷擴大供應商合作范圍,積極引入優質資源,并以QCD(Quality、Cost、Delivery,即質量、成本、交付)綜合競爭力作為供應商選擇的基本原則,嚴格把控供應商準入門檻。
同時,廣汽集團以數字化系統為依托,將合規管理和監督要求嵌入其中,規避人為干擾因素,實現供應商準入、評價、競價、開標等全業務流程在線,且全生命周期數據可追溯。
對此,馮興亞表示,利用采購數字化系統讓供應商在線競價、充分競爭,從而降低成本,充分體現了數字化系統在公平競爭、降本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這種高效的方式將使采購成本進一步下降,而具備成本競爭力是提升整體效益的關鍵前提。
據悉,廣汽集團整個采購領域通過全面開放供應鏈、全業務數字化系統運作等管理方法,使采購成本相對一體化改革前實現了大幅降低,業務效率和決策效率提升約50%。
廣汽集團稱,未來,其將以三年“番禺行動”為引領,全力推進自主品牌一體化運作,力爭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