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 口吐千言,不損自傷。
言多則氣乏 ,氣乏則傷身。
人這一輩子,管住嘴,少說不說,才是最好的養生。
01.
少爭論,養身
與人爭論,難免氣急敗壞,反傷自身。
美國生物學家弗里德曼和羅斯曼提出過著名的“人格理論”:
A型人格:好勝心強,愛跟人爭論,個性急躁,非常容易生病;
B型人格:從容不迫,悠然自得,患病較少,得病概率是A型人格的1/6。
百病由心生,萬病從心治。
不與他人爭高下,心寬,氣順,身體才會無恙。
02.
少抱怨,養心
抱怨,只會加重心靈的負擔,加深內心的痛苦。
凡事不怨不訴,養一顆好心態,勝過世間一切良藥。
浮生固多難,一笑俱置之。
口中無怨,心中無憂,人生處處,才是風景。
遇事不泄不怨,遇痛不纏不糾。
坦然接納一切起起落落,照顧好身體和心靈,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滋養。
03.
少干涉,養命
能夠明確自己與他人的邊界,不操閑心,才不至于過多地牽扯麻煩。
習慣性多言干涉別人生活的人,最后往往換不來感激,反倒會招來霉運、禍及自身。
《菜根譚》中說: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
著急介入別人的事,除了給自己找不快,別無意義。
內收精神,走自己的路,發自己的光,才能養好自己的命運。
04.
不要把秘密告訴別人
聽過一句話,不要把秘密告訴風,風會吹遍整個森林。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守口如瓶,只會有一次次的“我只告訴了你”。
人這一生,最輕而易舉的事,莫過于說話,但最不容易做好的事,也是說話。
生活中,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說話,喜歡表達自己,喜歡評論別人,或許并沒有太多惡意,但有時候,那些說出去的話,卻像晴天猝不及防的雨,把別人澆成了落湯雞,也淋濕了自己。
把秘密告訴朋友,是在賭ta會為你當個樹洞,但窺人隱私的欲望誰都有,如果真心給不了對的人,你以為沒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早已繞過你跑遍了好幾條街。
說話沒有成本,但有代價。你可以相信自己,但一定別低估人心。
每個人的身體能量有限
多爭、多怨、多指點
都是對自己的一種無形消耗
學會沉默
把時間和精力用來專注自身
才能養好身體,過好生活
本期封面: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社』微信公眾號,綜合自洞見、夜聽
● 反邪專區
● 參與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