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50萬的私人定制珠寶,竟在快遞途中離奇消失,失主陳女士僅獲得1.6萬元的保價賠償。一年后,其中一款珠寶驚現社交平臺,并輾轉多地交易。寶山警方抽絲剝繭,跨越千里追寶,成功破獲這起職務侵占案件。而陳女士丟失的三件珠寶,一件已銷往國外杳無音信,一件在廣州幾經轉手無法回購,另一件在王某車內被民警發現。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今年1月,陳女士在刷手機時偶然發現,某社交平臺上出現的祖母綠戒指與她丟失的那枚如出一轍,于是再次前往羅南派出所提供線索并尋求幫助。原來,在一年前,珠寶設計師陳女士曾向羅南派出所報警,稱有一個裝有3件總價值50萬元定制珠寶的重要包裹在快遞站遲遲未派送,疑似丟失。當時,接警民警立即陪同陳女士前往快遞網點尋找,但翻遍整個站點都不見包裹蹤跡。因快遞站的包裹都在路邊分揀,缺少公共視頻,最終陳女士僅獲得1.6萬元的保價賠償。
民警根據此次陳女士提供的關鍵線索,立即開展調查。在工作中了解到,陳女士所設計的珠寶一般都為高級定制款,根據買家的需求和靈感進行加工,所以這些珠寶辨識度極高,而且都是“孤品”。民警首先通過社交平臺的“以圖搜圖”功能,發現前后有4個賬號在不同時間段發布過同款戒指照片。這些賬號分別位于上海、廣州等地,發布時間跨度長達數月,初步判斷珠寶已多次轉手。“這些線索就像散落的拼圖,我們必須盡快拼湊出完整的交易鏈條。”民警王偉表示。
為追蹤珠寶下落,民警兵分兩路開展工作。一組民警連夜聯系各社交平臺,爭取聯系上賬號所有人并獲取交易記錄;另一組民警根據線索,前往廣州某珠寶交易市場實地調查。“我們最怕的就是晚一步,珠寶被再次轉手甚至流向境外。”主辦民警回憶道。抵達廣州后,民警發現最后發布戒指的是當地一家珠寶商。然而,對方出示了完整的收購憑證,堅稱自己是通過合法渠道善意獲取,拒絕配合歸還。
今年4月,民警從珠寶商提供的交易記錄入手,順藤摸瓜找到了深圳的一家典當行。典當行老板回憶,幾個月前,一名男子持珠寶前來典當,聲稱是母親遺物,并簽署了物品來源承諾書。為核實情況,民警迅速調取了典當行的公共視頻錄像和身份登記信息。根據當時在快遞站登記的快遞員個人信息,確認變賣珠寶的男子正是一年前在該快遞站工作的快遞員王某。
到案后,王某如實交代了犯罪經過。至此,這場歷時一年多、跨越多個城市的追寶行動終于破案。而陳女士丟失的三件珠寶,一件已銷往國外杳無音信,一件在廣州幾經轉手無法回購,另一件在王某車內被民警發現。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職務侵占罪被寶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這件“珠寶漂流”案,最終將以法律的嚴懲收場。
原標題:《3件“孤品”珠寶快遞途中消失,一年后一款網上現身,民警順藤摸瓜找到他……》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郭劍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