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又風光了,老家建別墅全網監工,每天不下15輛大巴車來參觀
全紅嬋這跳水小將,簡直是她老家邁合村的財神爺啊!她一奪冠,全村都跟著沾光,現在邁合村比景區還熱鬧,尤其是全紅嬋回家的時候,那真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
2020年、2024年,全紅嬋兩度奪冠,讓邁合村也跟著出了名。現在邁合村成了旅游打卡地,假期里人比螞蟻還多。雖然最近全紅嬋比賽狀態有點小波動,但大家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她,相信她能調整好,未來再拿冠軍!
全紅嬋老家也傳來了大喜事,2021年村里獎勵她一塊宅基地,2025年終于開始動工建新房啦!這消息一出,全網都炸鍋了。全紅嬋家終于要住新房了,她媽媽的心愿要實現了,以后不用跟大伯一家擠了,全紅嬋回家也有自己的小天地了。
施工方也特別給力,老總親自畫圖紙,老板娘親自監工,工地上各種帽子一大堆,干活、監工、管理的,一個都不少,可以說是相當負責。
畢竟這是冠軍的家,全國人民都盯著呢。施工方也說,每天都有無人機在工地上空拍照、直播,目前還沒影響施工,也就沒阻止。這是網友們對全紅嬋的關心,也是想看看施工進度,只要不干擾施工,接受監督也無妨,畢竟以后這房子可是要成為打卡圣地的。
就算房子還沒建好,只是打個地基,邁合村的旅游大巴就一輛接一輛。據不完全統計,每天至少有15輛旅游大巴。
游客們對全紅嬋的喜愛溢于言表,全紅嬋老家建新房,大家都想來看一眼。邁合村的廣場上,停滿了大巴和私家車,都是來旅游的。
游客們的目標很明確,先到邁合村廣場合影,然后看看全紅嬋新宅的施工進度,再去老宅逛逛。
全紅嬋老家還新建了體育廣場,上面是奧運五環標志,代表了全紅嬋的榮譽,也成了網紅打卡點。
全紅嬋老家的房子雖然剛打地基,但游客已經絡繹不絕。這里有一個兩層的工作間,供設計師、老板娘、工人們休息,二層的露臺也方便全紅嬋爸爸喝茶聊天,看看施工進度。
不管天氣如何,都擋不住游客的熱情。他們參觀著全紅嬋成長的地方,甚至有人說摸了全紅嬋門口的鳳凰樹,回去后神清氣爽。
網友們不僅關心全紅嬋老家別墅的進展,也關心這個小姑娘。有人建議把原本兩層半的小洋樓改成三層半,全紅嬋家人也同意了。
三層半的小洋樓,總高超過10米,比全紅嬋的10米跳臺還高,這才是冠軍該有的排面!兩層半確實不夠氣派,人也住不開。
咱就說,全紅嬋這影響力,真是絕了!只是老家建個房子,就把邁合村變成了旅游景點,直接帶火了家鄉經濟!這波操作,必須給個贊!
要說這跳水界,全紅嬋那可是個傳奇!14歲就靠著一招“水花消失術”震驚了全世界。可如今,這小姑娘卻跟體重秤較上勁了!最近三次都輸給了陳芋汐,這背后啊,其實是個“成長的煩惱”。
想當年在東京奧運會,全紅嬋那“水花消失術”簡直絕了!可現在,她最怕的不再是207C這種高難度動作,而是食堂阿姨的勺子!多吃塊雞胸肉?教練陳若琳的電話立馬就到:“今晚加練四組陸上翻騰!”你說這食堂阿姨,簡直成了教練的“眼線”啊!
這小姑娘從1米43長到1米53,煩惱也跟著來了。體重必須死死壓在35公斤以內,這比在十米臺上翻跟頭還難!每天早上5點多就得起來晨跑,飯量得精確到克,連吃兩片蘋果都得做40分鐘核心訓練來“還債”。
對手陳芋汐可精著呢,把動作難度從3.4降到3.2,穩穩當當的。在接受采訪時還不忘“補刀”:“我比嬋寶大兩歲呢。”這話聽得記者們都忍不住在標題里“扎心”一下。
當年郭晶晶就說過,“控制體重比訓練還難”,這話真是一點不假。全紅嬋現在每天要比陳芋汐多消耗412大卡,相當于得多游1500米。這哪是跳水啊,簡直是在“跳減肥操”!
最逗的是,全紅嬋看體重秤的眼神,比比賽時還緊張!教練陳若琳拿著記錄本一過來,這奧運冠軍都嚇得縮脖子,生怕被說是“體重超標”。
這小姑娘跟體重的這場“戰爭”還沒結束呢。不過別擔心,每個跳水女王都經歷過這個階段,相信全紅嬋也能闖過去,跳出屬于自己的輝煌。畢竟,比起讓水花消失,讓體重秤上的數字聽話,才是她現在最想掌握的“絕技”啊!這場“減肥大戰”,也是她成長路上必須經歷的,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