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于險峰 見習記者 龐維雙
遼寧省新民市姚堡鄉紅嶺村,這片曾被抗日烽火洗禮的土地,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正煥發出蓬勃的發展活力,其中,紅艷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當地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代表之一。據了解,在大學生劉闖的帶領下,該合作社一路“闖關”,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化農業的精彩蛻變,為鄉村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返鄉創業,帶領村民致富
紅嶺村全村區域面積17.6平方公里,耕地達20189.4畝,生活著585戶農戶、1915口人。曾經,村民們守著這片土地,依靠傳統的種植方式維持生計,收入微薄且不穩定。然而,合作社的成立與發展,為紅嶺村帶來了轉機。
2019年,紅嶺村土生土長的大學生劉闖,在畢業后毅然返鄉創業。在各級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的大力扶持下,他積極投身國家倡導產業,聯合村民構建了300畝棚區,開啟了設施農業發展之路。“農村的發展,缺的是許許多多年輕專業人才,有這么好的政策,何不大干一場。”劉闖坦言,如今他已當選為紅嶺村村委會副主任,帶領村民致富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為進一步激發產業活力,當地積極邀請專家深入紅艷種植專業合作社,指導冷棚種植。在引入新技術后合作社不僅提升了冷棚西瓜的產量,還能精準控制瓜果上市時間。通過錯峰種植,讓西瓜提前或延遲上市,避開銷售旺季,獲取價格優勢,進一步提升了農戶收入。截至2024年底,紅嶺村設施農業面積達8000多畝,成為遼寧省新民市關東小梁山西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重要產區。從最初的摸索嘗試,到如今的科學種植、精細管理,合作社的冷棚西瓜產量逐年上升,種植戶的畝均年收益穩定在3000元左右。種植戶崔井凱告訴記者:“以前種地靠天吃飯,收入微薄。劉闖回來帶著我們搞冷棚種植,改進種植方法,西瓜產量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收入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與此同時,紅嶺村以“萬名農民進職校”活動為契機,培養了26名鄉村實用人才。他們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切實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
合作社采用農戶入股分紅模式,讓村民們成了鄉村發展的參與者與受益者。“以前自己種地,累不說,收入還不高。現在把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都能拿分紅,我還能去合作社打工,又多了一份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村民唐國北笑著說。這種模式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們的積極性,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加入進來。目前,合作社自有土地1800畝,流轉土地5000畝,托管服務1萬畝,占全村土地面積的90%以上,成為紅嶺村農業發展的關鍵力量。
提前預判,為農民保駕護航
2020年,劉闖帶頭試種1000畝覆膜花生,采用科學種植與機械化操作,產量創當地新高。“以前,種的花生病蟲害多、產量低,后來,在種植技術指導下,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產量比之前提高了不少,收入增加了。”村民劉啟軍回憶說。
同時,合作社的農資店為農戶提供優質農資,在春耕備耕時節,為應對化肥價格上漲,合作社年前提前采購了6000噸化肥,堅持平價銷售,為農戶讓利180萬元,緩解了村民的經濟壓力,保障了春耕生產。
隨著電商的興起,農產品銷售帶來新機遇。合作社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積極轉型,創建農產品“甜美紅嶺”品牌。借助電商平臺,將紅嶺村的油桃、豆油、油皮兒等特色農副產品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解決了村民的銷售難題,提升了紅嶺村農產品的知名度。“以前農產品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現在通過電商,全國各地的人都能買到!”村民崔海華說。劉闖說:“在這個信息時代,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力量,把紅嶺村的好產品推廣出去,讓大家都能品嘗到。”
農機服務是合作社的一大特色。合作社不斷擴充農機設備,現有大、中、小型拖拉機30臺,各類農機具53臺(套),農機手24名。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全方位農機服務,且盡可能降低成本。在春耕時節,合作社為村里的困難戶免費翻地、播種。唐國北告訴記者:“我家勞動力不足,以前春耕總是發愁。現在有了合作社的幫助,我家的地能及時耕種,還節省了一大筆費用,省心又省力。”如今,農場農機作業面積占全村耕地面積的70%以上,實現了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創新經營,激發創業活力
今年4月,合作社與中國建設銀行新民支行達成合作協議,為合作社以及村民提供高達500萬元的貸款支持。在多方支持下,打造“黨支部+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農戶+金融”的全新經營模式,讓村民獲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務,極大地激發了鄉村創業活力。姚堡鄉鄉長馬彪說:“通過創建全新的經營模式,有望推動農業產業實現質的飛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同時也為創建國家級合作社示范社奠定了堅實基礎。”
“劉闖這孩子不僅頭腦靈活,還特別能吃苦,跟著他干,我們心里踏實!”這句村民發自肺腑的話語,是對劉闖和合作社的最高贊譽。接下來,合作社計劃引入智能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擴大規模,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在合作社的引領下,紅嶺村正穩步走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從傳統農業的困境中“闖”出一條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紅嶺村的華麗蝶變還在繼續,未來也必將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農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