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積極地面對競爭,而不是把競爭當作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
家庭關系中的兄弟姐妹,往往承載著最復雜的情感聯結。他們既是血緣至親,也可能成為隱形的競爭者。
這種微妙的關系,用“螃蟹定律”來解釋,再貼切不過了。
當你了解螃蟹定律之后,自然也就明白,親兄弟姐妹之間,要想相處得更好的話,根本不是可以通過聚會或者吃飯來解決的,而是下面這兩種。
螃蟹定律: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與鉗制。
什么是螃蟹定律?
如果你捉來一群螃蟹,把它們都裝進同一個竹簍里。本能會驅使他們向上攀爬,逃離竹簍。
這本身沒什么難度。難度在于,當所有螃蟹都只顧自己向上攀爬的時候,就會干擾到其他螃蟹的爬行。
而爬到最上面的螃蟹,往往會因為有太多螃蟹拉著它的腿,導致它從最高處跌落到最低處。
然后再繼續向上爬,再干擾到上方的螃蟹,循環往復。
最后你會發現,明明所有的螃蟹都很努力,卻沒有一只能逃離出去,所有螃蟹都被其他的螃蟹影響到了。
如果將這些螃蟹,比作成家庭里的親兄弟姐妹的話,體現了他們之間會一直進行的隱形競爭。
也許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競爭的存在,更難意識到這種競爭在無意之中會傷害、牽制自己的兄弟姐妹。
我們一般會管這種關系稱為“羈絆”。大家互相糾纏,互相影響,能帶來好處,也能帶來壞處。
有時想放棄對方,但真到了放棄的時候,又覺得舍不得。
除了隱形競爭,螃蟹定律還能體現出兄弟姐妹之間的一種心理學現象——害怕自己被超越而互相壓制。
因為大家都想當兄弟姐妹里最優秀的那個,最能讓父母認可的那個。
在大多數情況下,兄弟姐妹之間,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隱性競爭的行為模式和互相壓制的心理現象。
而吃飯、聚會、玩耍都不能掩蓋螃蟹定律的發生,所以兄弟姐妹之間的交往,一定要以螃蟹定律為先,而且還要善用螃蟹定律,只有這樣才能對所有人都好。
以下兩種模式,才是兄弟姐妹之間最合適的相處模式。
01
學會尊重與自洽——打破對彼此的“鉗制”
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建立雙方交往的邊界,是破解螃蟹定律的關鍵。
心理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認為,他人對個體的期望會顯著影響其行為表現。
具體是怎么影響的呢?
該理論認為,如果別人對你的期望越高,你就越有動力去做一些事情。
放在家庭里,如果兄弟姐妹之間,能用放松的態度接納彼此的差異;
不過度地去期待彼此,那大家也就不會在行為上表現出太多的“亢奮”,沖突就會減少。
說白了,不互相期待,就可以避免兄弟姐妹之間的內卷,關系也就自然而然地好了起來。
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學會尊重彼此的差異。
電視劇《都挺好》里的蘇明哲一直都期待自己妹妹蘇明玉成為一個像自己一樣的普通人。
可蘇明玉偏偏就成了一個企業家,這讓蘇明哲非常不爽,總是把“不就是有點臭錢么!”類似這種話掛在嘴邊。
雙方的關系也在這種沒有理由的期待里,變得越來越僵。
02
轉變重心與期待——重構雙方關系
電視劇《都挺好》里展示出來的思考就印證了這個觀點。
大結局之前,蘇明哲和蘇明玉關系逐漸緩和,當哥哥的也終于開始尊重雙方之間的差異,認可了妹妹的優秀。
不僅承認了妹妹是有錢有能力的人,他自己也要去非洲進行修煉,找到自己的價值。
這時候他們兄妹之間沒說幾句話,關系就緩和了很多。
放在現實里也是一樣。平靜且真誠地溝通,可以讓雙方放下內心的執念,降低對自己或者對兄弟姐妹的期待。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能讓對方感受到尊重和認可,他們的行為也就不再互相針對;
第二是轉變情感重心,從別人的身上,落實在自己身上。
這在心理學上也有理論佐證,比如“積極心理學”提倡的“心流理論”中就強調了,專注于自身目標更能提升個體的幸福感。
簡單點說:越關注自己,自己就越優秀。
掌握了這兩種交往方式,可以讓兄弟姐妹之間,正確地對待無時無刻不存在彼此身邊的“內卷”競爭。
學會積極地面對競爭,而不是把競爭當作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
只有這樣,同胞之間的關系才會穩固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