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款手機小程序,進入一個互動頁面后,會提示“你”去安靜的環境錄制3次及以上的咳嗽音,然后再根據頁面提示緊接著測試個人肺部憋氣時長,完成上述流程后,手機頁面會瞬間生成“你”的AI呼吸健康篩查結果,并給出詳細分析報告。
這個即刻體驗并能夠給出“答案”的服務便是數字醫療產品的一個業務形態,技術方來自華景數字醫療,是位于成都的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在數字醫療領域布局的二級公司,專注于醫學數字化產品產研轉化及應用,用數字技術驅動醫療手段創新,用更好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
數字醫療服務方案和創新產品落地需要應用場景支撐。5月13日下午,市發展改革委舉辦“精準數字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智能體共創平臺建設及場景應用方案”座談會,來自市衛健委、市第二人民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市第五人民醫院、市婦女兒童中心、華景數字醫療、市發展改革委數字化推進處、高技術處和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的代表面對面溝通,現場體驗數字醫療產品,探尋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政府部門牽線搭橋
數字醫療企業現場秀產品
座談會開始前,每個席位都擺放了一本數字醫療產業手冊,這是華景數字醫療企業代表提前準備好的資料,借助本次座談會契機,企業迫切希望研發的相關數字醫療產品和服務方案被前來參會的醫療行業主管部門和醫療機構代表看見,拓展產品應用新機遇。
事實上,市發展改革委組織本次座談會,其考量就是通過邀請市衛健委、本地醫院、數字醫療企業代表面對面溝通,實現精準對接,增大場景落地可能性。
數字醫療是一個新興領域,各方都在探索,如何讓潛在客戶清晰了解企業的研發產品,如何推動產品“找到”真實的應用場景,這是華景數字醫療團隊思考的問題。這背后,是企業乃至成都承擔的一項“國家使命”。
2022年3月,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在成都揭牌,在此背景下,不久之后成立“精準數字醫學創新轉化中心”,依托華景數字醫療探索打造多種疾病適應癥的數字療法產品,推動數字醫學科學發展,打造更多好的數字醫療產品,服務大眾。
現場,華景數字醫療副總經理于靜對公司數字醫療產品作了介紹,一些案例引發大家關注。“例如,目前我們研發了一款名為‘小貝殼’的產品,這是一款對乙肝育齡女性進行全生育周期及產后母嬰的全程監測和隨訪管理的軟件,孵化于‘乙肝母嬰零傳播工程’,該項目收集了大量的真實世界數據,驗證了按照標準流程管理后的乙肝母嬰傳播率可明顯降低。”于靜透露,圍繞這個數字醫療創新項目,研發團隊已經完成了近4萬例的真實世界研究,并且發表了多篇論文,成為國內第一款獲得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數字療法產品。
這樣的數字醫療產品不僅利好患者,也便于醫療機構提升針對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 “現在各大醫院都在推行疾病全程管理的診療模式,但痛點在于無法準確和持續地掌握患者院外疾病發生和發展情況。如果在時間和空間允許的范圍內為醫生提供數字化疾病管理工具,可以對患者的情況有更加主動、全面的了解,更好地進行以患者為中心的全程管理。” 于靜說。
還有一個數字醫療案例關于睡眠干預。該項目通過協同醫院打造睡眠服務,該方案已在杭州等地落地應用,企業期待在成都拓展應用場景。
供需雙方問答頻繁
協力探尋場景落地可能性
作為場景能力供給方,華景數字醫療的多款產品展示讓參會醫療機構對其產品和服務產生興趣,現場一問一答,掀起一場數字醫療“頭腦風暴”。
“關于數字樣本的采集,是通過哪種路徑實現,有沒有一個嚴謹的方案和標準專門進行數據獲取?在安全方面,由于數字醫療產品更加抽象,無論是對患者還是對醫生,如何確保信息安全?醫療機構若布局數字醫療產品助力提升醫療管理水平,需要搭建哪些場景?在成果轉化方面,醫療機構和合作企業如何對合作過程中的科研成果轉化進行妥善處理?”來自市二醫院的參會代表連連發問。
“在數字醫療產品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我們會遵循醫院和國家層面關于醫學倫理方面的要求,嚴格做到合法合規。”于靜回應道:“在政府部門的監管下,數字醫療企業會做好數據的存儲,完善數字醫療產品信息安全和隱私機制,醫療機構部署數字醫療產品時,企業會根據實際應用場景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方案和產品。”
對于數字醫療產品落地問題,于靜補充道:“無論是針對國家級的大項目,還是醫療機構、科研人員的小方案,企業都可以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甚至在相關合作項目中為醫療機構科研人員免費提供精準的數字醫療技術服務。”
在于靜看來,通過數字醫療技術賦能,實現院企聯動,可以探索構建一個“數字生物樣本庫”,尤其是在數字化和信息化過程中,通過發掘新標簽和數據形成專業疾病的“專病數據集”。“成都作為西部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高地,從產業發展長遠角度來看,無論是基于未來的新藥研發還是其他方面的科研,都可以通過合力打造專病數據集,支撐醫藥領域大型數據平臺發展,推動本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聆聽企業介紹和發展愿景后,市婦女兒童中心參會代表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發展,數字醫療成為未來醫療領域一大發展趨勢,將邀請企業去醫院進行實地考察,圍繞潛在合作領域開展詳細溝通。
“城市發展過程中,一些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尚未成熟,若能夠找到適用、首用,甚至驗證迭代的應用場景,這些產品和技術就能夠在真實場景環境中進行測試反饋,為下一步成熟的大規模商用奠定基礎。”市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張實睿表示,數字醫療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政府部門搭建溝通平臺,希望促成本地企業的數字醫療技術在成都尋找契合的應用場景,幫助醫療機構解決實際問題,賦能全市醫療行業發展。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持續推動小切口、具象化的場景需求釋放與重點產業鏈的場景能力供給實現“雙向奔赴”。
? 來源 | 市發展改革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