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華北大地被日本侵略者的陰影籠罩。自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以來,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犯下數不清的罪行。在那些被戰火破壞的城鄉背后,有一支叫“華北防疫給水部”的部隊暗藏禍心。濟南的那個分支表面上說保障軍隊衛生,實際是制造細菌武器的罪惡地方。當時正是抗日戰爭艱難的相持階段,八路軍在敵后和日軍浴血奮戰,而28歲的竹內豐,以“軍醫中尉”的身份鉆進了這個血腥的魔窟,從此手上沾滿了中國人民的血。
竹內豐在供述里講,剛到濟南分支時,他被安排到細菌制造部門。那時日軍為了盡快征服中國,公然違反國際規矩,偷偷搞細菌方面的壞事。華北防疫給水部的主要任務,就是大量培養傷寒、霍亂這些致命病菌,想通過空投、往水里投毒等辦法制造瘟疫,削弱中國軍民的抵抗力量。而要看看這些細菌的殺傷力,就需要活人當“實驗品”,在這種沒人性的需求下,被捕的八路軍戰士成了他們眼里的“合適對象”。
“1943年8月1日,我接到上級命令,要求一個月內完成傷寒菌的效果試驗。”竹內豐回憶說,那天他在分支的地下倉庫,第一次見到了那11名八路軍俘虜。這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破舊的灰布軍裝,手腳戴著重重的鐵鐐,眼神里卻還透著不屈服的勁頭。可他們不知道,等著自己的是比死還可怕的折磨。
按照日軍所謂的“實驗步驟”,俘虜們被關在大樓一層一間陰暗的牢房里。竹內豐和同事每天以“治療”的名義給他們打針,或者在窩頭、菜湯里摻上白色粉末——那是他們精心培養的傷寒活菌。“剛開始幾天只是有點發熱,我們就加大了藥量。”他的供述里,這些話平靜得讓人發冷,“到了第五天,第一個俘虜高燒超過40度,說胡話,在草席上滾來滾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俘虜們的病越來越重。他們嘴唇干得裂開滲血,身體很快瘦下去,臉頰凹得像刀削過一樣,只剩顴骨突出來。因為長時間不能翻身,后背和臀部生了潰爛的褥瘡,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可竹內豐他們就像沒看見一樣,每天帶著筆記本記:“呻吟次數變多”“眼睛對光反應減弱”“肝脾明顯腫大”……這些冷冰冰的醫學詞背后,是11個活生生的人在臨死前的掙扎。
“我心里暗自高興,這個菌種的傳染力很強,用來搞細菌方面的壞事沒問題!”這句供述讓人聽著渾身發毛,露出了日軍的真實目的——他們就是想通過看著俘虜被病菌折磨的過程,確定細菌武器該用多少量、怎么傳播。為了不讓俘虜在實驗做完前死掉,他們甚至會給個別快不行的人打葡萄糖,但這不是出于同情,而是為了拿到更完整的“實驗數據”。
當俘虜們的生命快到盡頭時,竹內豐他們等來了“最重要的時刻”——活體解剖。8月6日早上,第一個俘虜被拖進了地下實驗室。這年輕人看到手術臺上寒光閃閃的手術刀,眼里全是恐懼,干裂的嘴唇直哆嗦,好像想喊“中國必勝”,可最后只發出了微弱的嗚咽。
“我們用皮帶把他的四肢緊緊綁在解剖臺上,給他戴上麻醉面罩。”竹內豐寫道,“當乙醚的氣味飄起來時,他的身體還在抽搐,可已經沒法反抗了。”手術刀劃開腹部的時候,竹內豐甚至能感覺到刀刃切開皮膚和肌肉的阻力。腹腔一打開,一股又腥又臭的味道撲面而來,可他和同事木村卻像聞到了獵物的野獸一樣興奮。“我們把腸子、脾臟、肝臟一個一個拿出來,放在搪瓷盆里仔細看。傷寒菌把腸道腐蝕得全是洞,脾臟腫得像個小西瓜。”為了做標本,他們剪下一段腸子,摘走整個脾臟,泡在裝滿福爾馬林的玻璃瓶里。
更讓人受不了的是,解剖的時候,這俘虜還沒完全昏過去。當竹內豐用穿刺針插進他的膽囊抽膽汁時,他的身體突然劇烈抽搐,喉嚨里發出含混的呻吟。直到確定拿到了所有“數據”,竹內豐才往他的靜脈里打了兩毫升嗎啡,看著他的心臟慢慢停下。“那天中午在食堂吃飯時,木村還說‘這次的樣本很成功’。”竹內豐供述里的這些細節,讓人聽著就覺得害怕。
在接下來的20多天里,同樣的惡行每天都在重復。11名俘虜,有的在解剖臺上斷了氣,有的在打完嗎啡后心臟停了跳,他們的內臟器官被分門別類做成標本,供日軍研究用。竹內豐在供述里清楚地記著日期:8月6日、9日、12日……直到30日,最后一名俘虜也沒逃過這一劫。這些年輕的戰士,到死都在和日本侵略者抗爭,卻沒想到會這樣倒在敵人的刀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戰敗后,竹內豐被蘇聯紅軍俘虜,后來轉到中國撫順的管理所。在那里,他和其他當年參與戰爭的人開始接受思想改造,慢慢認識到自己的錯。“在管理所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回想以前做的事,那些被我害了的八路軍戰士的樣子,常常在我夢里出現。我知道自己犯的罪太重了,就算死十次也賠不清。”1956年,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日本戰爭相關人員,竹內豐作為參與細菌壞事的人出庭作證。他的供述,還有那些沾著血的實驗記錄、標本瓶,成了證明日軍當年用細菌做壞事的重要證據。
竹內豐等人被判了有期徒刑,在撫順服刑。1964年,當最后一批人被特赦時,竹內豐回到了日本,可等著他的不是像“英雄”一樣的對待,而是良心的無盡責備。年紀大了以后,他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哆嗦著說:“我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戰爭有多可怕,軍國主義有多壞。我們必須永遠記住歷史,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再發生。”
如今,八十多年過去了,竹內豐的供述還像一記警鐘,時刻提醒著我們:和平來得不容易,正義一定要維護。在哈爾濱的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里,還保存著當年日軍用細菌做壞事的實物;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墻上,“300000遇難者”的數字讓人看了心里難受。這些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讓后人記住:當戰爭沒了人性的約束,當科學被壞人利用,人類文明會遭遇到多大的災難。
記住這段歷史,就是要珍惜現在的和平日子,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軍國主義再出現。就像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先烈們希望的那樣,我們的國家現在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好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今天的幸福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竹內豐的供述,不只是一個當年做錯事的人的懺悔,更是一本活生生的愛國教材,它告訴我們:只有國家強大,人民團結在一起,才能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新上演。
在時間的長河里,有些記憶可能會慢慢變淡,但有些傷痛永遠不會好。讓我們以歷史為鏡子,面向未來,一起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讓“戰爭”這個詞永遠留在歷史里,讓人類的文明不再被血腥和暴力污染。這,是我們對那些無辜死去的人的最好告慰,也是我們對子孫后代最莊重的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