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建三明5月14日電 題:閩臺鄉建鄉創記:聯合梯田畔的“兩岸共耕”
作者 雷朝良
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聯合鎮,白墻黛瓦的新式民居錯落有致地沿丹溪鋪展,幾只白鷺掠過如鏡水面,廊橋旁傳來村民打門球的歡笑聲與潺潺流水相應和。這幅生動的鄉村振興畫卷背后,活躍著一位臺灣設計師的身影。
5月13日,尤溪縣聯合鎮。 雷朝良 攝
“聯合鎮項目是我參與過的鄉建工程推進最順暢的,當地政府的執行力令人印象深刻。”福州鄉念設計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孟珠說。這位來自臺灣高雄的女教師,身兼福建理工大學副教授與鄉建實踐者雙重身份。將公司命名為“鄉念”,正是取“心系鄉土、念茲在茲”之意。
2023年10月,聯合鎮入選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成為三明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鎮政府迅速成立工作專班,構建“政府主導、民眾主體、各方參與”的協作機制,與張孟珠團隊展開深度合作。
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聯合梯田的曲線成為張孟珠設計靈感的來源。她秉持“微改造、小投入”理念,通過立面整治、閑置空間活化,相繼打造出青銀書吧、農耕文化長廊等特色空間。最讓村民稱道的是,原本荒廢的沙地變身標準化門球場,82歲的陳俊峰老人如今每天都要來揮上幾桿:“臺灣團隊讓‘廢地'變‘寶地',我們多了休閑好去處。”
5月13日,村民們在廊橋上休閑娛樂。 雷朝良 攝
張孟珠還創新引入“時間銀行”互助機制。村民參與公共服務可累積“時分券”,用于兌換各類生活服務。“這既是愛心儲蓄,更是代際交流的橋梁。”張孟珠介紹,該機制已促成百余次跨年齡層的互助服務。
閩臺智慧的碰撞催生“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新模式。依托梯田景觀與久泰小鎮,聯合鎮培育出“水果采摘+農事體驗”“景區+潮流文創”等新業態,成為推動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
目前,張孟珠的團隊正將此間經驗復制到三明市清流縣、漳州市長泰區等地的鄉建鄉創項目。為了讓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激發出更多活力,她特別組建了高校聯合團隊,匯聚兩岸建筑、文創等領域青年才俊。
“大陸為臺青提供了廣闊舞臺。”張孟珠表示,“親眼所見才能真實認知,我希望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發現機遇,實現夢想。”(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