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熱得像夏天,晚上突降大冰雹,北京昨天的天氣有點兒復雜!
北京為什么會下這么大的冰雹?
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信息,北京白天較高的氣溫為冰雹提供了熱力驅動的上升氣流,而高空冷空氣與濕熱氣流的碰撞則構建了冰雹形成的“冰工廠”。這種“上冷下熱”的劇烈對流,加上水汽與動力條件的配合,使得“白天較熱,夜間降冰雹”成為可能。此類天氣需密切關注短時臨近預警,及時采取防護措施。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娜表示,一般在5月、6月,北京地區容易出現冰雹天氣,是冰雹的高發期。因為這時處于季節交替階段,下墊面逐漸回暖,高空受冷空氣影響,就很容易出現冰雹天氣。
何娜進一步解釋,這幾天北京氣溫比較高,尤其昨天白天南郊觀象臺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2.3℃,是今年以來出現的最高氣溫,白天甚至有點悶熱的感覺。在這樣的氣溫下,有助于能量累積,一旦有比較好的觸發條件,就會容易產生較強的對流天氣。“能量和水汽條件都很好,傍晚前后西部和北部已經有對流天氣發生,率先觸發了強對流天氣。”何娜說。
記者了解到,昨天第一波強對流天氣出現在傍晚前后的西部和北部;第二波19時前后在昌平一帶,觸發了新的對流天氣,且對流云團在東移過程中逐漸增強,城區也觀測到了比較強的冰雹天氣,冰雹的直徑大小在1至4厘米之間。
應急與氣象部門提示,冰雹天氣期間,室外人員應及時到安全場所暫避,戶外行車應及時在安全處停車躲避,妥善收置室外物品,避免砸損。農業、養殖業注意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雷電預警期間,戶外人員應當遠離高地和樹木,停止高空、水上作業,切勿接觸外露的鐵鍬、天線、水管、鐵絲網、煤氣管道等金屬工具或物品。室內人員關好并遠離門窗,避免使用電話和其他帶有插頭的電器。注意雷電活動可能伴隨的短時大風、強降水和冰雹災害。
同時,大風預警期間,應加強戶外活動的安全管理,暫停舉辦有組織的登山、徒步、騎行等戶外運動。市民群眾請注意出行安全,車輛、人員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廣告牌、臨時搭建物或大樹的下方停留。
很多車主都關心,冰雹砸車能賠嗎?多家保險公司回復稱,車輛遭遇冰雹后,如此前投保了車輛損失險,可申請賠償。
記者從保險業內人士獲悉,自從2020年車險綜合改革后,冰雹災害就被明確納入車損險保障范圍。只要投保了車損險,車頂天窗、擋風玻璃被冰雹砸破照樣能賠。僅投保交強險的車輛無法獲得理賠。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提示,車主在冰雹停歇后可立刻用手機拍攝全景視頻,如車輛被砸,可詳細記錄車頂凹痕、玻璃裂紋,最好拍攝路面的冰雹堆積厚度,然后再報案。
來源:新華社(記者:田晨旭)、北京日報(記者:駱倩雯 潘福達)、人民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