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編譯 金碧輝
編輯 程茜
智東西5月14日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昨天下午報道,本月初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在美國舊金山紅杉資本舉辦的年度AI峰會活動上透露,不同年齡段用戶對ChatGPT的使用方式存在顯著差異。他透露,老年用戶傾向于將ChatGPT作為“谷歌替代品”,年輕人更依賴其提供生活建議,大學生群體將其視為“操作系統”。
根據OpenAI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美國大學生是ChatGPT的最大用戶群體,使用頻率超過其他類型用戶。OpenAI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數據透露,美國18-24歲人群中超過三分之一每月至少使用一次ChatGPT。
▲圖源OpenAI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部分原文
皮尤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1月份發布的調查數據透露,在13-17歲青少年中使用ChatGPT的比例從2023年的13%躍升至2024年的26%。阿爾特曼強調,大學生群體已形成復雜的使用模式,包括將ChatGPT與本地文件系統集成、記憶復雜指令模板等深度應用場景。
▲圖源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調查數據
一、銀發族將ChatGPT替代傳統搜索引擎
阿爾特曼在5月2日的訪談中提出,老年用戶對ChatGPT的使用模式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信息檢索領域。
這類用戶通常將其視為谷歌等傳統搜索引擎的替代品,用于查找健康知識、旅游攻略等標準化內容。這種使用習慣反映出中老年群體對技術工具的功能需求更貼近傳統互聯網應用模式。
二、青年用戶咨詢決策的AI顧問
針對20-30歲用戶,阿爾特曼提到他們更傾向于將ChatGPT作為生活顧問。典型場景包括求職建議、情感問題咨詢等,甚至出現“不詢問ChatGPT就不做決策”的現象。
這類用戶會向AI提供完整的人際關系背景信息,使其成為社交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大學生將ChatGPT作為學習工具
在2024年5月,紐約時報、彭博社等多家外媒報道,在高校場景中,ChatGPT的使用已超越簡單問答模式。大學生通過復雜指令模板將其與本地文件系統、學術數據庫對接,形成自動化工作流。例如,學生可通過預設指令快速生成文獻綜述、優化實驗設計方案,甚至直接生成部分代碼內容。這種深度集成模式可能在重塑高等教育的學習方式。
這種差異在教育領域尤為顯著,美國高校已出現學生將ChatGPT用于作業代寫、論文生成等學術不端行為,部分院校開始部署AI檢測工具應對。
結語:用戶與企業,AI應用的代際差異
當前ChatGPT的代際使用差異,本質上反映了AI技術滲透社會的不同階段。中老年用戶處于“工具替代”階段,關注AI在傳統場景的效率提升;青年群體進入“認知輔助”階段,依賴AI擴展決策能力邊界;大學生群體則率先進入“系統集成”階段,將AI融入工作流底層架構。
值得關注的是,OpenAI自身也在深度應用ChatGPT,阿爾特曼在此次年度AI峰會活動上也透露其團隊大量代碼由AI生成,但未公布具體比例。相比之下,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曾在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披露,2023年谷歌25%的新代碼由AI生成。這種技術應用的代際差異,可能在重塑科技行業的生產力格局。
來源:Business Insider、紐約時報、彭博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