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高校發展的動力源泉,一所高校要想得到更好發展,不僅要留住學校原有人才,同時也要大力從外引進人才。
就目前來說,我國各個地區高校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比如沿海城市的 211 高校在某些方面甚至展現出比部分 985 高校更強的吸引力。
在此背景之下,部分 985 高校面臨著人才流失的挑戰,蘭州大學便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曾經的蘭州大學堪稱我國頂尖 985 高校,在全國高校的綜合排名中能夠躋身前十。以前的蘭州大學師資力量雄厚,不僅擁有院士人數比較多,學科帶頭人更是數不勝數。
但在沿海城市經濟不斷發展背景下,沿海城市高校能夠為人才提供更為充沛且豐富的資源,所以蘭州大學就有部分優秀老師被其他高校挖走了。
這導致現在其綜合實力和影響力逐漸下滑,從曾經的頂尖 985 高校,滑落至中等985高校的位置。
近日,蘭州大學“又被薅了”,學校一位“萃英學者”加入復旦大學,此消息被媒體曝光后,引起了大家熱議。
蘭州大學加入復旦大學的萃英學者就是安成邦教授,安成邦教授在來到復旦大學后,擔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特聘教授和博導。
安成邦教授在1970年出生,他在1994年本科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地理系,在2000年碩士畢業于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專業,在2004年博士畢業于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他在博士畢業后,開始擔任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在2010年開始擔任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
安成邦教授是在蘭州大學成長起來的學者,他在蘭州大學學習工作了近30年時間。在此過程中,他產出了非常優秀的科研成果。
安成邦教授主要從事環境考古與歷史地理研究。他發表了100多篇論文,其中,一篇論文在《Quternary Research》雜志評為2005-2010年被引用最多的論文。
他主持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比如有科技部基礎性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
先后獲得了甘肅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獲頒首批“金城首席科普專家”聘書等多項榮譽。
他憑借科研成果,當選為了中國地理學會環境變化與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間冰期氣候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安成邦教授是蘭州大學萃英學者。
“萃英學者”是蘭州大學重大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萃英學者”的人才,學校將給予重點支持,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住房補貼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費。
安成邦教授在蘭州大學工作,已經可以享受豐厚待遇,所以大家不理解為何安成邦還會選擇來到復旦大學任職。
其實大家要知道,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是目前國內專職人員最多、門類最全、總體實力最強的中國歷史地理專門研究機構。由此來看,安成邦教授可能是看上了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這個高發展平臺。
截止到目前為止,安成邦教授的履歷已經登上了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官網。
而安成邦教授的履歷依然還出現在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官網的師資情況一欄,在職信息顯示為在職,這樣的顯示可能是還沒有及時更新信息的原因。
其實有人在離開蘭州大學,也有人來到了蘭州大學任職。
比如經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南志標教授邀請,劉滿強教授從南京來到蘭州,全職加入蘭州大學,成為蘭州大學萃英學者、教授。
蘭州大學現任校長是楊勇平院士,他是熱能動力工程專家,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在2024年9月起任蘭州大學校長。
現任書記是馬小潔教授,他曾任湖北文理學院書記、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在2019年12月擔任蘭州大學校長。
我們相信在這兩位領導的帶領下,蘭州大學會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加盟,也希望蘭州大學可以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