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正值第114個國際護士節之際,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公布了第50屆南丁格爾獎獲獎名單。甘肅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蘭州大學護理學院院長韓琳(女)作為我國7名獲獎者之一,榮獲這一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
看了一下韓琳的簡歷,我既替韓琳高興,心里又有些怪怪的。
1995年,16歲的韓琳考入了甘肅省衛生學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衛校。這所學校目前是一所大專院校,1956年成立,其實在2000年5月之前,是一所中專學校,之后才升為大專。也就是說,1995年時,還是一所中專院校。
有限的教育背景讓韓琳覺得,自己無論是知識面還是專業技能都有所欠缺。于是,韓琳辭去了工作,脫產備戰成人高考。
2001年,韓琳就讀川大華西醫學中心護理學專業;2003年繼續攻讀護理學碩士;2007年8月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耶魯大學;2009年取得北京協和醫學院深造護理學博士學位。
2009年,韓琳博士畢業后接受了甘肅省人民醫院的邀請回鄉,擔任護理部主任。2010年9月,她又進入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開展博士后工作,聚焦醫院管理方向,并于2013年完成工作任務順利出站。
2015年12月,她兼任蘭州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后來,又任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啥都優秀,就是覺得在一線真干護士的時間似乎不多:
而在公眾傳統認知中,南丁格爾獎旨在表彰如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般扎根一線、無私奉獻的護理工作者。
回溯歷史,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家庭。1954~1856克里米亞戰爭,南丁格爾不顧危險艱苦,毅然奔赴戰地醫院。當時醫院環境極差,傷員死亡率極高。她和護理團隊清理傷口,精心照料每一位傷員。每天深夜,她提油燈巡視病房,為傷員送去關懷與希望,正是她及同事的努力,傷員死亡率極降。
戰爭結束后,她又致力于創辦護士學校,推動護理事業發展。南丁格爾用自己的一生詮釋無私奉獻與對護理事業熱愛,打動了每一個她護理過的傷員和讀她故事的人。
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倡議世界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在每年5月12日即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并將這一天定為國際護士節。國際紅十字委員會決定,每兩年頒發一次南丁格爾獎章和獎狀,作為護士的國際最高榮譽獎。希望無論國籍,所有護理人員都如南丁格爾一樣,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至今,“南丁格爾”四字都是護理師的代名詞,在英、法多個國家皆設有“南丁格爾護理學校”專門培育護理師人才。
向工作在一線的南丁格爾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