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宋祖鋒
5月14日,第21屆亞洲區域氣候監測、評估與預測國際研討會在青島即墨召開。在本次大會上,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和即墨區人民政府聯合發布了《青島即墨氣候旅游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和即墨城市氣候文旅IP。即墨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馬明強,青島市氣象局領導薛曉賓、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副主任李修倉和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趙琳出席新聞發布會。
《報告》通過詳細的數據和科學的評價方法,系統分析了即墨的氣候資源稟賦、氣候旅游優勢及其發展潛力。《報告》指出,即墨氣候溫和濕潤、避暑優勢突出、氣候康養條件優越。優越的氣候條件,不僅為即墨人民宜居生活奠定基礎,更為即墨的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核心競爭力。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即墨的文旅資源集山、海、島、泉、灘、城于一體,擁有類別豐富的氣象景觀、地貌景觀和人文歷史景觀,文化休閑旅游、研學游也多姿多彩,是“氣象奇觀與千年文脈共舞”的旅游勝地。
基于《報告》成果,經國家氣候中心推薦,即墨區人民政府研究,即墨城市氣候文旅IP確定為“溫潤即墨·北緯36°泉海之約”。
專家解讀即墨的“溫潤”,是氣候與人文的默契相擁。春有海風輕拂,夏享25~28℃的清涼,秋承晝夜溫潤的韻律,冬擁山海相宜的暖意。從陽光親吻的古城光影,到空氣清新的森林秘境;從山水溫泉的療愈之力,到純凈海風的自由召喚——北緯36°的溫潤即墨,既有千年商都的從容,亦有泉海共生的澎湃,她正以科學的溫度與詩意的風度,邀八方游客共赴一場“可觸摸、可呼吸”的泉海之約!
薛曉賓在發布會上表示,氣象和旅游具有天然的密切關系,氣象資源是旅游發展的重要基礎和要素。近年來,青島市氣象局深挖青島生態旅游資源,積極與地方宣傳、文旅及景區等部門深度合作,利用氣象數據為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規劃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撐,氣候助力文旅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青島市氣象局將聯合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氣象+文旅”深度融合,協同開發氣象旅游生態資源,發揮氣象數據在生態旅游產業中的“乘數效應”。
馬明強表示,即墨的氣候不只是背景板,而是一種內容力,是天然的“策展人”。即墨將把氣候作為線索,讓四季各有主打、每月都有熱度。借助氣候資源串聯農、旅、體、商等產業,打造復合型場景,結合濱海、文博、鄉村、溫泉等優勢,推出各色文體活動,推動空間與氣候的共振;同時,即墨將通過多維度舉措加強與青島市各區及周邊城市的協同合作,探索實現區域旅游協同發展的共贏局面。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