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云峰 記者 陽錫葉)“如果說大學生活是一場豐富的課程,那么捐獻造血干細胞無疑是我大學四年最特別、最有意義的‘選修課’。”5月13日晚,接過中華骨髓庫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第20000例捐獻榮譽證書的那一刻,王俊濤激動地說。
王俊濤是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2021級學生。回憶起自己和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結緣,他說:“在大一第二學期,參加完無償獻血后,我內心就產生了強烈的想法,渴望在大學里成為生命奇跡的創造者,當場就留下了血樣。”
2025年2月,王俊濤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隨時可以進行捐獻。“當時我正面臨畢業論文答辯、外出求職等‘大考’,但想起自己大一時的夢想,就義無反顧地答應捐獻。”
5月5日,岳陽市中心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緩緩停止運轉,王俊濤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全國第200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這位22歲的青年用近300毫升“生命種子”,讓一名患者生命得以延續。
“畢業前夕,我的承諾兌現了,也為自己大學時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王俊濤欣慰地說。
湖南理工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徐振祥一行前往岳陽市中心醫院慰問了王俊濤。他表示,王俊濤在畢業前夕兌現了承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理工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希望全校學生向王俊濤學習,做一名有情懷、有信仰、有大愛的新時代好青年。
據悉,近年來,湖南理工學院秉承“愛心育人”辦學理念,引導學生報效祖國、奉獻社會、服務人民,形成了無償獻血獻髓“湖南理工現象”,共有46名師生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涌現出中華骨髓庫全國聯網配型成功第一人、跨國捐贈第一人、對越南捐贈第一人等典型,學校兩次獲評“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作者:郭云峰 陽錫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