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傳統養生智慧遇上新零售邏輯,當老字號的匠心碰撞年輕人的需求,這場“水替革命”或許才剛剛開始。
“以前覺得保溫杯泡枸杞已經是養生天花板,現在發現我還是太年輕。”95后女孩小林晃了晃手里瓶子,瓶身標簽上印著“暑清元氣水”五個字,配料表一欄赫然寫著鐵皮石斛、西洋參、淡竹葉等藥材名稱。她笑著調侃:“這哪是喝水,分明是喝‘大補湯’!”
這款盒馬與百年老字號李良濟聯名推出的養生水,精準的踩中了當代年輕人的情緒價值訴求。當代年輕人的養生哲學,正從保溫杯里泡枸杞進化到“把中藥房搬進飲料柜”。當95后、00后們高舉“朋克養生”大旗,在熬夜敷面膜、可樂加黨參的矛盾中尋找平衡時,盒馬和李良濟聯手掀起了這場“水替革命”——用500ml的塑料瓶裝下千年中醫智慧,讓養生變得像喝水一樣簡單。
畢竟,在996和內卷的夾縫中,能光明正大喝著“中藥味快樂水”告訴自己“今天又健康了一點”,本身就是種剛需。
而盒馬和李良濟的故事,或許預示著下一個消費趨勢:當傳統文化遇上現代商業,連喝水都能喝出文化自信。畢竟,這屆年輕人連喝個水都要講究“藥食同源”,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進步呢?
養生水的盡頭是情緒價值?
去年秋天,盒馬貨架上兩瓶“暗黑系”飲品悄然走紅:蘋果黃芪水喝出“中藥房特調”的既視感,陳皮四神水被調侃為“廣式涼茶2.0”。社交媒體上,年輕人舉著瓶身拍照打卡,評論區秒變大型味覺辯論現場:“喝出了媽媽的愛!”“這味道像在啃草藥!”盡管口碑兩極分化,這兩款“神水”卻以黑馬之姿沖上植物飲料銷量榜前三,兩個月內銷量翻倍。
這場意外走紅,讓盒馬水飲研發團隊嗅到了新賽道的硝煙。“我們賭對了年輕人對‘養生’的執念。”盒馬水飲采購負責人清釉回憶道。當“0糖0脂”成為基礎操作,當冰美式被戲稱為“職場續命水”,這屆消費者迫切需要一種更“潤物細無聲”的養生方式——既要健康功效,又不想犧牲口感;既要朋克養生,又拒絕苦行僧式自律。
于是,盒馬祭出了“水替”概念:用帶點功效的植物飲品替代平淡無奇的白開水。從蘋果黃芪水的獵奇試水,到今年無花果亞麻籽水的爆紅出圈,再到與百年老字號李良濟聯名推出暑清元氣水、五汁飲,盒馬用一年時間完成了養生水的三次迭代,硬生生在紅海市場中劈開一片新藍海。
養生水賽道最魔幻的悖論在于:既要養生功效,又要好喝到能替代奶茶。盒馬在踩過無數坑后,終于悟出了真諦——“以甘代甜”。
“第一代產品像中藥湯,第二代開始學做減法。” 盒馬水飲研發采購清釉口中的“減法”,是去掉所有代糖和白砂糖,轉而用食材本味調和藥味。比如無花果亞麻籽水,靠無花果的天然甜味和亞麻籽的堅果香掩蓋藥草氣息;雙葉雙瓜水則用冬瓜荷葉的清爽感中和苦味。到了第三代產品暑清元氣水,配方師直接搬出“東方甜味曲線”理論:用麥冬的回甘、西洋參的微苦和雪梨的清甜,在口腔里玩味覺疊疊樂。
李良濟健康產業公司總經理李夢琦揭秘了背后的研發心法:“我們選材像中醫開方,廣西蓮藕配安徽雪梨,既符合經方配伍,又能碰撞出層次感。”為了這口“能喝出后調的養生水”,研發團隊調整了十幾次配方,連瓶蓋旋開時的香氣擴散速度都要計算。
“我們不是要復刻涼茶,而是要做能噸噸噸喝的中藥房。” 清釉的這句話,道破了養生水的核心邏輯——把傳統藥膳變成“水替”,讓年輕人一邊吐槽“這水在演我”,一邊默默加入購物車。
老字號×新零售:當百年炮制工藝撞上大數據
這場養生水革命的幕后,是中藥老字號與新零售的基因重組。李良濟,這個從1914年就開始炮制中藥的家族企業,帶著18個中醫博士組成的研發天團,和盒馬的“互聯網味覺實驗室”碰撞出了奇妙火花。
“我們負責經方和原料,盒馬負責用戶洞察和降本。”李良濟研發負責人蔡順順坦言,合作初期雙方沒少吵架。比如五汁飲的配方,中醫典籍里記載的是“鮮汁現榨”,但工業化生產必須解決保質期問題。最終,他們用高溫瞬時殺菌技術鎖住鮮味,再通過反復測試確定“喝前搖五下”的最佳口感。
更魔幻的是供應鏈改造。李良濟把自家中藥材基地變成了“養生水原料庫”:加拿大的西洋參、云南的石斛、廣西的蓮藕……這些原本應該進入中藥鋪的貴價藥材,現在被裝進500ml的PET瓶。代工廠每天能灌裝30萬瓶,盒馬采購團隊甚至開發了“瓦楞紙層數計算公式”,就為把成本砍掉1塊錢。
盒馬對供應鏈的極致把控,讓傳統養生煥發工業之美。“我們要求代工廠用雙層夾層鍋慢熬,就像在家用養生壺燉煮。”清釉透露,從黃芪的九蒸九曬到椰子水的天然萃取,每個環節都嚴守“無添加”底線。
走進李良濟的代工廠,空氣中彌漫著蓮藕、雪梨的清甜。五汁飲生產線旁,工人正將廣西蓮藕、安徽雪梨等原料按古方配比投入萃取罐。“傳統五汁飲要現榨現喝,我們通過低溫鎖鮮技術,把‘鮮榨感’封進瓶子里。”蔡順順透露,僅口味調試就進行了13次,“以甘代甜”成為核心策略——用食材本身的回甘替代蔗糖,既規避了“甜味陷阱”,又保留了養生內核。
暑清元氣水的誕生更像一場“藥食同源”的解謎游戲。配方師翻遍《黃帝內經》,最終鎖定“暑必夾濕”的中醫理論,將荷葉、淡竹葉等藥材與麥冬、西洋參組CP,打造出“清補雙效”的夏日特調。“喝起來有淡淡的人參回甘,后調像咬破鮮荷葉的汁水。”90后產品經理小陳形容,“加班時噸一瓶,比喝冰可樂罪惡感低多了。”
當養生水滲入生活場景
當百年李良濟遇上“互聯網原住民”盒馬,這場聯名注定要打破次元壁。
這場聯名背后,是老字號破圈的野心。“李良濟要從B端走向C端,從參茸滋補到輕養生全面布局。”李夢琦坦言,與盒馬的合作是品牌年輕化的關鍵一步。而盒馬也借此夯實“健康生活方式提案者”的定位,在無糖茶、養生水雙賽道并駕齊驅。
“我們和李良濟的聯名款,本質是讓老中醫給你開瓶裝飲料。”清釉笑稱。這種模糊地帶的創新,恰好擊中了年輕人“既要又要”的痛點:既想養生,又懶得熬藥;既追求健康,又戒不掉甜味。
翻開盒馬的養生水排期表,儼然一本現代版《黃帝內經》:盛夏:暑清元氣水(清暑邪)、五汁飲(生津止渴);秋燥:雪梨枇杷水(潤肺)、銀耳羹(補膠原);冬寒:蘋果黃芪水(補氣)、姜汁可樂(驅寒);春困:菊花枸杞水(明目)、茯苓薏米水(祛濕)。
“我們甚至在研究‘雨水’節氣該喝什么。”清釉透露,秋冬新品將主打“有料系列”——比如小吊梨湯升級版,會加入銀耳碎和枸杞干,讓消費者喝前搖一搖,“既有儀式感,又能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這種“不時不食”的邏輯,精準踩中年輕人“養生也要有儀式感”的心態。更妙的是,盒馬將養生水與情緒價值深度綁定:喝無花果亞麻籽水的是“養生小姐姐”,噸雙葉雙瓜水的是“通便剛需男”,就連瓶身設計都暗藏心機——透明瓶身展示食材原色,仿佛在吶喊:“看!我真的是熬出來的!”
“我們甚至在研究地域差異。”盒馬水飲負責人川福透露,廣東消費者對藥材味更寬容,而江浙滬用戶偏愛清甜口。為此,他們給不同區域門店定制了“隱藏菜單”:廣州店有癍痧涼茶聯名款,上海店則主推荷葉冬瓜茶。
“同質化嚴重的市場,需要‘破局者’。”清釉直言,盒馬拒絕做“配方搬運工”,而是深耕“藥食同源”的底層邏輯。從自建藥材基地到聯合老字號研發,從適口性測試到價格帶卡位(500ml裝從5.9元打到4.9元),每一步都踩在行業痛點上。
而盒馬的渠道優勢更讓行業側目:當其他品牌押寶單一爆品,盒馬卻能憑借“多品牌矩陣”覆蓋不同場景——無糖茶、養生水、煲湯料、中式茶包……“我們不用追風口,因為自己就是造風者。”
站在2025年的節點回望,養生水早已不是小眾獵奇品,而是成長為不可忽視的飲品新勢力。盒馬與李良濟的聯名,不過是這場變革的序章。
“未來養生水會像茶飲一樣細分。”川福預測,針對熬夜、脫發、養膚等場景的定制化產品將涌現。而李良濟的“良濟有方”實驗室,已在測試藥膳面、輕乳茶等跨界新品。
從“暗黑神水”到“國民水替”,盒馬用一年時間證明了:養生不是中老年專利,健康也能很好喝。當傳統養生智慧遇上新零售邏輯,當老字號的匠心碰撞年輕人的需求,這場“水替革命”或許才剛剛開始。畢竟,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能隨時隨地“噸一口”的養生,才是最動人的浪漫。
茶百道的“泡沫”究竟有多大?
中國金茂,從產品革命到組織變革
凈利潤暴跌,老板電器陷“中年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