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芯片大師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擁有91年歷史的汽車巨頭日產汽車,正在經歷史上最大寒冬!
近日,日產汽車宣布全球將進一步裁員1.1萬人(去年11月裁員9000人),關閉7家工廠,這是該公司自1933年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曾經與豐田、本田齊名的日本汽車標桿,為何走到這一步?
根據日產汽車的復蘇計劃,到2027年,其全球工廠將從17家縮減至10家,力爭節省5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246.585 億)。本輪重組將涉及2萬人,約占日產全球員工總數的15%,范圍覆蓋制造、銷售、行政甚至研發部門。
雖然具體關閉的工廠名單尚未完全公布,但目前已確認,日本和泰國已有3家工廠停產。英國桑德蘭工廠雖然暫時未被波及,但其6000名員工的前景也不明朗。
圖源:彭博社
日產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其實很直接:銷量不理想,利潤持續下滑。
根據日產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4財年凈虧損670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6億元),全球銷量僅為 334.6 萬輛。
其中,最依賴的中美兩大市場表現疲軟。在中國市場,日產受到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本土新能源品牌強烈沖擊,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在美國市場,雖然銷量略有回升,但高通脹、高利率讓整體購車需求趨冷,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
面對不斷加劇的中美價格戰,日產試圖通過低價策略維持市場份額,結果卻反過來壓垮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除了外部市場壓力,日產的內部管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圖源:蓋蒂圖片社
曾經執掌日產多年的前CEO 卡洛斯·戈恩,在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地指出:
“日產最大的問題在于管理層決策太慢。”
他甚至用“奄奄一息”來形容日產當前的狀況,并直言
公司已經到了不得不向競爭對手尋求幫助的地步。其實早在今年2月,日產曾試圖通過與本田推進600億美元合并計劃以謀求突圍,但最終談判破裂。
合并失敗后,日產高層也發生重大變動,原CEO 內田誠(Makoto Uchida)離任,由公司首席規劃官、賽車運動部門負責人埃斯皮諾薩(Espinosa)接任。
這場高層換血,也為近日裁員、關廠的“陣痛”埋下了伏筆。
感知芯視界媒體推廣/文章發布 隗女士 15061886132(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本平臺旨在提供行業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感知芯視界立場。
免費下載
光子產業報告【500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