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人民網哈爾濱5月15日電 隨著水稻插秧黃金期的到來,科技力量成為農業生產的“硬核”支撐。在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插秧機、高效變量側深施肥插秧機等設備的加持下,這些活躍在插秧作業一線的新技術、新設備,拉開了黑龍江省佳木斯富錦市智能化水稻生產的序幕。
在長安鎮高家村的水田中,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正在有序作業,這些“智能農機”無需人工操控方向,通過衛星定位和高精度地圖,就能夠精準規劃行進路線,以設定的速度和間距自動完成插秧作業。“我今年種了300多畝地,我現在的導航插秧機比以前效果好多了,以前沒裝導航的時候,一天只能插30多畝地,現在一天能插45畝地,插秧的質量還好?!备呒掖逅痉N植戶姚洪田對新型農機的工作效率贊不絕口。
在富錦市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一臺寬窄行水稻插秧機搭載著側深施肥裝備和變量施肥裝備,正滿載著優質秧苗在田間勻速行駛。隨著旋轉臂有節奏地起落,秧苗以“36厘米寬行、14厘米窄行”的模式精準插植進田里。同時,側深施肥裝備同步作業,將肥施到苗側三公分,苗下五公分的位置,整個過程流暢自然、一氣呵成。
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羽表示,“今年我們主要在智慧農業服務、超級大棚育秧管控、水稻節水灌溉、氣象綜合信息服務方面加大力度。在新技術的應用上,我們與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所聯合開展無人變量機插側深施肥示范,此項技術將大大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助力富錦市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p>
近年來,富錦市始終堅持科技興農戰略,積極引進和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與裝備,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從智能化浸種催芽到無人機植保,從自動化大棚育秧到無人駕駛插秧,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讓富錦市的水稻種植逐步邁向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尚城、陳雪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